劉德華談女兒 為她選的學校不考試

日期: 2020-07-09
新聞主題: 好萊塢,奧斯卡,世界杯,范冰冰,章子怡,趙薇,楊冪,王菲,成龍,林志玲,鞏俐,林志玲,謝霆鋒,李冰冰,劉亦菲,劉德華,湯唯

來源: 慢時光

  

  久違的天王劉德華,最近上了一次熱搜。

  原來是華仔在粉絲後援會曬照片時,不小心把還沒有修圖的照片傳了上去。

  幾秒鍾後,華仔察覺到自己發錯了,他又悄悄刪掉重新換了一張美顏照。

  

  看來,天王的偶像包袱也很重啊,哈哈哈。

  而眼尖的粉絲發現後,卻紛紛表示:

  " 太可愛啦 "," 太帥了 "," 即使老了也是最帥的 "!

  

  從出道到現在,華仔一直以敬業愛崗著稱。

  他出過 120 張專輯,唱過 1300 首歌,拍過 140 部電影。不管是拍戲還是唱歌,都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有人說,能紅一兩年的,是有運氣;能紅一二十年的,是有道行。

  而認真數一數,原來華仔已經紅了三十多年了。

  這位站在神壇的天王完美的詮釋了:帥的不是臉,而是靈魂。

  而今,華仔年近花甲,行事開始低調起來,開始把重心放在家庭。

  他意識到自己不再年輕,也意識到當了一輩子天王,是時候放下偶像包袱," 回歸 " 家庭,展現自己作為丈夫、父親的一面了。

  對於自己的女兒,華仔也沒有像之前那樣遮遮掩掩,而是開始大方曬出來,並向公眾展示起自己的 " 育女觀 "。

  

  有女兒之後,天王也變成了 " 女兒奴 "

  2012 年的 5 月 9 日,天王夫人朱麗倩順利誕下一位女寶寶。

  當護士把剛剛出生的女兒交到華仔手中時,他喜極而泣。

  忙碌過後,華仔在官網上留言:" 吾家有喜 "。

  還放了一家三口牽手的照片,留下這樣一段話:

  " 一雙一雙的手 …… 滿載濃濃的心意 …… 有愛圍繞著,我們的家會愈來愈溫暖。"

  

  透過這些溫馨的畫面和文字,似乎可以看到華仔那張幸福而滿足的笑臉。

  華仔為女兒取名劉向蕙,寓意美好。

  卸下明星光環的天王,稱得上是一位 " 稱職奶爸 " 了。

  他豪擲 1.1 億,在美孚曼克頓山買房,專門用來照顧妻女,並在房產上寫了女兒的名字。

  他為女兒請了 10 個貼身保鏢來負責安全,又請了 3 個保姆來幫忙。

  僅僅只是花錢,那也沒什麼特殊,更能表現華仔愛女兒的,是他什麼事都恨不得親力親為。

  

  華仔特地推掉了手上所有工作,在家一心一意照顧女兒。

  雖然請了月嫂,但為女兒換尿片、喂奶、洗澡等,華仔都親自來做。

  初為人父,怕沒有經驗,華仔還專門和任達華夫婦討教 " 育女經 ",一打電話就是問半天。

  因為天王夫婦一直吃素,可請來的月嫂不吃素,華仔還專門天天下廚指導月嫂做月子餐。

  女兒的衣服,華仔也要親自購買。

  早在女兒出生之前,華仔就請教了小 S,咨詢對方哪些品牌比較好。

  更誇張的是,為了嚴防女兒吸入污濁空氣,華仔更化身 " 袋鼠家長 ",在家中裝了 14 部空氣清新機,實行全天候保護。

  

  他說:" 前三個月孩子都是我親自照顧,直到父親勸說我學會放手,才決定正式回歸工作。我還是告訴大家,我是幸福的。"

  三個月後,華仔家的月嫂儼然已經被華仔打造成了 " 金牌月嫂 "。

  華仔才逐步把照顧女兒的工作,交到月嫂手上。

  但不管工作有多累,他收工回家必親自照顧女兒,將換尿布和喂奶一手包攬。

  

  周潤發曾玩笑式說華仔:"3 點起來做早餐,5 點送女兒上學。人生最大包袱是女兒。"

  華仔一臉幸福地笑著說:" 你這話我沒法接。"

  誰能想到,當年硬漢范的天王,當了爸爸後,為了女兒這麼親力親為、小心翼翼。

  真的是,爸爸有了女兒,就化成了繞指柔。

  

  " 成為普通人,是我對她最大的要求 "

  女兒兩歲半時,該上幼稚園了,華仔更沒少操心。

  起初,華仔希望女兒入讀馬來西亞的幼兒園,再入讀新加坡小學。

  但實在舍不得女兒離開自己,最後還是決定讓女兒留在香港。

  因此華仔用了近一年的時間,親自去不同的學校了解環境和教育理念。

  不同於大多數 " 星二代 " 扎堆入讀天價國際學校,華仔更希望愛女與普通小朋友一樣,讀普通學校。

  他不想讓女兒養上公主病,不想讓女兒事事和別人攀比競爭。

  他只希望女兒能有一個相對獨立的人生,多多學習與同伴交往、互動,學習與人相處之道、生活技能等知識,成為一個普通人。

  

  為此,華仔親自陪女兒到了 5 家幼兒園面試。

  最後,華仔為女兒選了香港一家校風純樸的傳統學校——香港德望幼兒園。

  這個幼兒園屬於非盈利幼兒園,每年學費約 4 萬元。

  這在一眾明星都選的天價幼兒園來說,簡直屬於 " 平價 "。

  2018 年,女兒幼兒園畢業,一向低調的華仔,卻特意去參加了女兒的畢業禮。

  他像一位普通家長一樣,滿臉笑容坐在看台上,一臉寵溺的表情。

  

  當華仔看到女兒拿到了畢業證書時,還興奮地站了起來。

  

  而到了女兒要上小學時,華仔的選擇也很特立獨行。

  記得有一次魯豫采訪華仔,不經意地問起:" 您女兒成績怎麼樣?"

  沒想到華仔的回答出乎所有人意料:

  " 我專門給她選了一家不用考試的學校,不用考試,所以就沒有考試成績。

  我只是希望女兒能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華仔的這個選擇,或許我們大多數家庭都學不來,因為我們沒有他那樣的家境。

  但我們能學習和應該學習的,是華仔對女兒 " 最大要求是成為普通人 " 的教育態度。

  從華仔女兒的照片也可以看出,她的穿著非常普通,沒有絲毫炫富,只有天真的笑容。

  

  這世上的大多數孩子,都會成長為一個平凡的普通人,這並不能說明家長失敗了。

  家長真正的成功,是讓孩子懂得幸福的意義。

  他可以不上耶魯哈佛,可以不讀北大清華,可以不成為 " 人上人 "。

  但只要他能感受愛與被愛,體驗到創造、創新帶來的幸福感,他能自信和快樂,內心始終充滿陽光,那就是家長的成功。

  

  從百般戒備到毫不遮掩,

  背後是一位父親的良苦用心

  和很多喜歡把兒女帶上綜藝的明星夫婦不同,華仔以前非常注重保護女兒的隱私。

  女兒剛出生時,曾有香港媒體開出 7 位數天價求正面照,卻始終沒有一位狗仔成功。

  在女兒百日宴上,除了家人華仔更是只邀請了 5 位認識多年的老友。

  《爸爸去哪兒》節目組曾邀請過華仔攜女兒參加,結果華仔卻機智地回答:

  " 我問我爸爸肯不肯參加,不知道我爸爸帶我去,你們肯不肯要?"

  不得不說天王就是天王,這個回答既避免了回絕的尷尬,給對方留了情面,又婉轉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說完華仔也忍不住被自己逗笑了,旁邊的洪金寶也是忍俊不禁。

  

  一直以來,華仔都希望自己的女兒不被公眾打擾,希望她能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而不是戴著 " 劉德華女兒 " 的光環,曝光在媒體的聚光燈下,承受小小年紀不該有的壓力。

  幾歲的孩子承受不了大人世界的復雜,過度的關注會扭曲他們的價值觀,讓他們幼小的心靈畸形成長。

  在演藝圈 " 混跡 " 了幾十年的華仔,深諳其中的道理。

  但在 2018 年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的演唱會上,華仔的態度發生了 180 度大轉彎。

  他不僅帶著父母、太太、女兒一起公開出席了自己的演唱會,還大方的曬給媒體。

  面對媒體的提問,華仔笑言:

  " 堂堂正正看,不用避,免得你們亂寫。"

  

  一方面,幾十年演藝生涯,家人沒齊齊整整在台前看過自己的表演,未免遺憾。

  另一方面,卻要從 2017 年泰國墜馬事件說起。

  因為拍攝廣告時坐騎突然發狂,華仔不慎墜馬,導致盆骨骨折、脊椎骨裂、肌腱肉拉傷、坐骨神經痛。

  住院兩個月痊愈後,一向樂觀敢拼的華仔,卻自曝患上創傷後遺症。

  " 我這裡(心理)有一點問題,我什麼都怕。"

  

  在醫院的那段時間,華仔一度害怕自己以後站不起來了。

  當魯豫問他:" 你到底在怕什麼?"

  華仔毫不猶豫地說出了一個字:" 家 "。

  

  身為父親的他開始意識到,女兒不可能一輩子在自己的保護罩下生活。

  女兒要有她的小伙伴,要有她的生活方式,才能更開心地玩耍、成長,擁有自己的一生。

  所以,華仔開始學會讓女兒 " 公開化 "。

  開始不再避諱公開女兒的照片,開始帶家人現身演唱會,開始讓自己家庭和公眾和平共處。

  從萬般呵護在自己懷裡不接受一絲外面的世界,到開始讓女兒慢慢接受外界的光,這是一個偉大父親的轉變。

  

  男人最大的性感,是用愛陪伴孩子

  如果用兩個字來總結劉天王的育兒經,其實最重要的,就是 " 陪伴 "。

  有次華仔在北京工作宣傳,小向蕙發視頻過來撒嬌:" 好想爸爸!"

  華仔哄她:" 你早點睡,明天起床就會見到爸爸。"

  在場的工作人員本以為華仔說的是玩笑話,因為當時已經很晚了。

  沒想到華仔真的立馬要助理訂最早的機票,凌晨就趕回了家陪女兒。

  

  只要是在家裡的日子,華仔都會為女兒穿衣服,准備早餐,然後送女兒去上學,風雨無阻。

  父女倆在一起時,不看電視、手機,而是華仔陪著女兒一起做游戲,一起去外面感受大自然。

  疫情期間,華仔就宅在家裡和女兒一起網上自學畫畫,還在網上曬出了父女倆共同完成的作品。

  畫中有花朵和風景,還有愛心,每一張都是爸爸與女兒之間的愛。

  

  心理學家格爾迪曾說:

  " 父親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在孩子的生命裡,父親的角色是很重要的,他代表了安全感和力量。

  這和孩子在日後關鍵時刻的選擇,將會有著必然的關聯。

  而據國外心理研究所調查,從 0-24 歲,女性越得到父親肯定、寵愛,長大後處理兩性問題的能力越強,更有安全感和自信心。

  如果一個女孩兒和父親關系很好,那她在未來選擇伴侶時,往往會選擇和父親有著相似特質的男人。

  相反,如果父親對女兒疏遠,會使女兒缺乏安全感,處理兩性問題的能力較弱。

  " 沒有被爸爸寵愛過的女孩,一生都在尋找那份缺失的父愛。"

  

  一個寵女兒的爸爸,也一定很愛這個家。

  他們懂得承擔責任,去呵護和關愛家人。

  一個家庭也因此有了濃濃的溫度,處處升騰著愛意。

  而這,無疑是男人最性感的表現。

  最後,希望天底下所有的男人都能如華仔一般,縱然傾慕無數,最幸福的歸宿,仍是為女兒獻上最純粹的愛。

  來源 慢時光





本文章來自於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

這份報導的網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781726/lang=t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