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溫中國移民pk其他移民 這些最強

日期: 2019-01-12
新聞主題: 北美移民

來源: 加西網

 (加西網綜合)加拿大作為移民大國,隨著移民大量湧入,BC省人口已經突破了500萬的大關,而專家也預測,大溫未來20年還會增加100萬的人口。



一份研究顯示,無論是來自中國的移民,還是來自菲律賓的移民,來到加拿大之後接受的教育水平都是同等的,但除此之外,其他情況截然不同。

由BC大學和德國學者共同創建一個全新的“超級多元華”(super-diversity)網站,包括建立交互式地圖,把大溫地區細分為3400個小塊,對族裔、收入、流動性和教育水平等方面的信息進行統計。
 

網站創建人、地理學家丹尼爾·希伯特(Daniel Hiebert)表示,最近10名中國移民中有9人定居大溫地區,這些中國移民帶有足夠的資金立即購買房屋。但在定居後的頭5年中,其中一半人沒有就業,其中10個中國移民中就有4人申報低收入。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0名菲律賓移民中有9人在抵達大溫地區的頭5年內很快就業。而申報低收入的菲律賓人士不到10%, 只有四分之一的菲律賓移民買下自己的房子。
 

 
該網站主要根據數據,提示加拿大“超級多元化”的掘金人群,包括對大溫地區的117個不同種族背景的穆斯林進行研究,也包括剛移民加拿大處於劣勢的難民。

不過,總體數據顯示,所有移民在來到加拿大生活20年後,教育、收入和住房條件方面最終都有所改善。
 
由於希伯特這項研究也是首次對聯邦移民部門2016年公布人口普查資料涉及加拿大移民進行研究。他也研究中發現移民,尤其是中國移民是如何快速占領大溫的房地產市場。
  
他表示,“中國移民涉及從海外把巨大財富轉移到加拿大”。 “房屋所有權比率反映了財富轉移。”
9/10的中國移民迅速置業

 這張網絡互動圖表顯示按族裔家庭房屋的總體擁有率 :大溫地區10個中國移民中有9人擁有自己的房屋;而10個南亞人有8人擁有自有房屋;10個高加索人和韓國人中有7人有房,10個菲律賓人中有6人有房,而10名黑人、阿拉伯人和拉丁美洲人僅有4人有房屋。

同時,這份圖表顯示大溫人口頻繁“移動”區域,最頻繁移動社區往往位於溫哥華(從 Kitsilano 到 Strathcona納)、新西敏、北溫部分地區和蘭裡。

另外,這份地圖也揭示社區人員收入來源非常廣泛。 

雖然溫哥華市西部地區族裔混雜,但收入多樣性較低。相比之下,溫哥華東部和本拿比南部的居民有多種來源的收入,相當多的業主把地下室套出租作租房收入。
 
希爾伯特希望未來幾個月再增加更多的統計數據,包括臨時居民和國際學生的數字,而加拿大缺乏對這類人口的統計。

實際上,這類人口在10年內增加了一倍,達到近100萬,其中近20萬人生活在BC省,大部分是大溫地區。

研究建議政治家和城市決策者應該考慮這些臨時居民對城市的影響,已經有這些人稱這類人增加了城市的租賃市場和公共交通系統上的巨大壓力, 

另外,多元化網站還將加拿大的移民問題和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移民問題進行比較。 

 這項研究的領導者希伯特表示,上述國家都有大量的中國移民。但他表示,受過最多教育的華裔精英選擇定居在大溫地區,並且有更多能力買房。

雖然近期中國移民到溫哥華的置業比率達到90%左右,相比悉尼的50% ,而奧克蘭僅有20%。 


 
 





本文章來自於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

這份報導的網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686638/lang=t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