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博士受不了打擊 聖誕節晚自殺

日期: 2018-01-17
新聞主題: 加國留學

來源: 聊城晚報

  

  2017年12月25日下午,來自湖北農村、29歲的博士生楊寶德獨自從學校離開,沒有帶手機和錢包。當天夜晚,他在灞河溺亡。

  警方認定,沒有證據表明系刑事案件。

  西安交通大學藥理學博士生楊寶德是家裡唯一一個大學生。他來自農村,父母在外地打雜工,家中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

  因為知道家裡負擔重,從讀大學起,除了學費外,他基本沒找家裡要過錢。

  本科時,他還在宿舍開過小賣部,給人修過電腦,暑假做過銷售。考上研究生後,同學在食堂碰見他,總是看見他吃三塊五一碗的面條。

  讀研後,楊寶德將大部分精力轉到科研上,他希望日後成為一名高校教師。碩士兩年,他共發了3篇論文,其中一篇還是SCI核心期刊論文。

  研二時,楊寶德申請了碩轉博。在沒有博導資格的碩士導師推薦下,楊寶德博士期間換了導師,成為一位周姓教授的學生。

  但自從換了導師後,楊寶德的科研成果在很大程度上陷入停滯。讀博一年半,他只發了一篇論文,而且用的還是碩士期間的實驗成果。由於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並非周教授,並未達到畢業規定的要求。

  在科研無果之際,他曾給之前的碩士生導師發長短信。在這條長短信中,他甚至提及自己曾想過輕生。他說自己對不起碩導,每次看見碩導和他的車,都會躲著走。

  

  在他的手機裡,家人沒有找到導師的回復。

  3個月後,楊寶德走向了死亡。他的父母見到兒子的屍體後,哭得癱軟倒地。陪同前來的親戚感歎,“他們從人上人又跌到了最下面。”

  好友說,楊寶德酒量很小,二兩白酒就醉。但在導師的飯局上,他有時必須得喝酒。室友曾見過他晚上醉醺醺地回到宿舍。

  在微信上,周教授有一個學生群。在群裡,她曾對一個碩士生說,“老師要重點培養你,把你培養成我的博士,也好替我擋酒。”

  除了陪吃飯、擋酒以外,兩人的聊天記錄顯示,周教授對楊寶德明確提及或暗示的要求還包括:澆花、打掃辦公室、拎包、拿水、去停車場接她、陪她逛超市、陪她去家中裝窗簾等。

  

  家人回憶,有一天早上9點多,他給楊寶德打電話得知,這個村裡學歷最高的年輕人,正在導師家做衛生,等會兒還得把車擦一擦。

  家人有些難以置信,楊寶德卻淡淡地說,“沒多大點事,也不止我一個人。”

  在楊寶德的女友看來,男友“不善於表達”,他不會有什麼不滿就抱怨。即便在關系最近的朋友面前,他也很少提及自己的導師。

  女友還說,楊寶德失聯後,一位同學告訴她,楊寶德曾和自己聊起此事。這位同學勸楊放棄出國的念頭,“你這麼好用,導師怎麼會舍得放你走呢?”

  不過,至少在去世前的某一刻,楊寶德相信,自己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那時,導師答應送他出國留學,他興奮地撥通了女友的電話,同遠在北京讀博的女友商量:兩人都申請公派去美國留學一年,等回國後他們就結婚。

  

  監控顯示,2017年11月25日下午5點半左右,這個瘦高個男生穿著黃藍色棉襖,從宿舍樓走出。他只帶了公交卡和一點零錢,沒有留下任何透露心情的文字。

  親友翻查他留下的手機發現,出事當天,他曾搜索“西安最大的河”“西安最大的湖”。

  對於這位寒門才子的死亡,網友議論紛紛——

  @牡丹人生:死之前為啥不公布真相,既然連死的勇氣都有了,還有啥不敢的,如果有委屈?怎麼對得起你的父母和家人。

  @瑰麗彷徨:好可惜。

  @Woj-Cp3:很會讀書,但沒有抗打擊能力,心態沒有得到鍛煉,可惜了一個人才。

  @第三空地論:也是白讀了書,自己沒有主見。屈於之下又不心甘,又不是如來佛得手掌心跳不出來嗎?大丈夫能屈能伸,枉死了。

  @汐顏_雪莉:是個很陽光的男生啊,很會讀書,可惜心理承受能力差,在農村情商低,無法處理大學裡面的人際關系。

  @逆行中的蝸牛:一表人才,文質彬彬,才華橫溢,可惜敗給了社會。

  @孫姐姐一點都不黑:他一步步走到今天,該有多難。這樣就放棄了,該是受了多大的委屈啊。

  @1朵犁花壓海棠:一般有勇氣自殺的人, 大多有抑郁症。也許他自殺了很多次, 只有這次成功了,我覺得在中國有抑郁症的人並不會被大家注意,所以才導致悲劇發生。





本文章來自於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

這份報導的網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624500/lang=t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