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2017:中國創新面臨的十大挑戰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17年,對中國經濟的特殊意義在於,創新作為經濟發展新動力的價值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但創新的實踐與方法卻有著某種偏離正常軌道的隱憂,甚至在一些地方和領域開始出現一定程度的泡沫化傾向。創新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決定性選擇,是一場輸不起的戰斗。下面我將分析2017年我們在創新上所面臨的十大挑戰。


  一、創新沒有抓住實體經濟這一最重要的基本面。

  為什麼創新對中國經濟如此重要,創新問題的起點到底是什麼?那就是中國30多年發展起來的實體經濟,現在面臨著迫在眉睫的轉型升級壓力,而創新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不二選擇。


  同時,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地區,都共同選擇了再工業化的戰略,還有預測認為未來五年美國將超越中國,成為全球最有競爭力的制造業大國。實體經濟的創新是其他領域包括服務業創新的基礎,具有巨大的擴散效應和帶動效應,也是科技和其他創新最重要的應用對象。

  然而,目前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可以說是步履艱難,好像搞服務業或其他領域就是創新,搞制造業倒成了傳統行業的代名詞。之所以創新出現一定程度的泡沫,根本原因就在於搞錯了中國創新問題的出發點。

  二、實體經濟沒有抓住質量創新這一根本立足點。

  我國實體經濟創新的需求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問題是什麼?答案就是所生產的產品質量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這也是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所在。

  我國實體經濟大而不強的現實,使得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都不高,經濟的整體質量成為長期以來發展的主要短板。怎麼解決這一問題?那就是要通過創新提高質量水平,包括實實在在地改變企業的發展戰略,走質量創新和質量盈利型的道路。

  企業其他領域的創新,包括科技創新、人力資本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聚焦產品質量的創新。對於需求方和消費者而言,企業所有的創新都是間接的,只有購買的產品質量的創新才是直接的可感知的。然而,現在企業的創新卻一窩蜂地搞新產業,搞所謂的智能化高科技,就是不老老實實地提高對於產品質量的創新能力,不生產出更有競爭力的高質量產品。

  實體經濟的創新,就是要回歸基本面,真正通過創新提高中國產品質量的競爭力,這個問題解決不了,實體經濟的其他創新都注定是本末倒置。


  三、企業家缺乏強大的創新能力。

  中國經濟的創新可以說是迫在眉睫,然而作為最重要創新主體的企業家,卻並沒有特別強烈的危機感。

  在我們今年繼續開展的“中國企業—勞動力匹配調查”中,可以發現,企業家認為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遠遠排在市場需求、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問題的後面。也就是說,大部分企業家依然將目前企業存在的困難歸咎於市場等外部因素,而沒有看到在同樣的市場條件下,為什麼有的企業卻能有完全不一樣的優秀業績。按照創新理論提出者約瑟夫·熊彼特的說法,創新就是企業家的創造性毀滅,沒有企業家的創造力,就不會有企業的創新,包括科技的創新也主要來自於企業家對市場的發現和資源配置的能力。

  四、將創新簡單等同於互聯網化。


  互聯網當然是非常重要的創新,“互聯網+”也確實能帶來一些非常好的創新應用。但現在的問題在於,創新是不是就等於應用互聯網,或者只要應用了互聯網就可以實現創新?

  目前,創業創新幾乎都集中在互聯網領域,而且主要就是APP的應用,似乎講一個故事、拉來一些風險投資就是互聯網創新了。實際上,稍微觀察一下就會發現,互聯網領域的很多創新,就是模仿甚至是抄襲,根本沒有任何創新的含義,如果一味這樣,其中的泡沫成分恐怕比實體經濟只多不少。

  更深層次的分析還在於,互聯網真能徹底顛覆傳統經濟嗎?人類所有的吃穿住用行的需求,不都是偏好高質量的產品嗎?即使互聯網化了,除了降低交易成本和減少信息不對稱外,能夠改變這一本質嗎?

  我們當然要緊緊抓住互聯網創新帶來的機遇,但將互聯網神化、唯一化,那就是忽悠,就是對創新的庸俗化和簡單化。

  五、警惕利用壟斷的“偽創新”。

  創新是對不確定性的探索,最需要的就是自由競爭的環境,特別是對壟斷的高度警惕。但是,現在很多領域卻出現了包裝一個創新的概念,或者借助已有的市場勢力,與行政權力結合起來搞實質性的壟斷。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