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特朗普: 互踩"紅線" 川普與莫迪關系跌至谷底?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美國總統川普在第二任期開始後不久,印度總理莫迪成為首批訪問華盛頓的世界領袖。


兩人當時互稱“好朋友”,並共同設定了到2030年將雙邊貿易額提升至5,000億美元的宏偉目標。

然而不到半年,雙邊關系似乎跌至谷底。


川普已對印度進口商品征收總計50%的關稅,並威脅將因印度是金磚國家(Brics)成員而再加征10%關稅。金磚國家由中國俄羅斯、南非等國創立。

他最初對印度商品征收25%關稅,但在周三又宣布加征25%,作為對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的懲罰。印度政府對此回應稱,這一舉措“不公平、無理且不合理”。

就在上周,川普更形容,印度經濟“死亡”。

這標志著兩國關系出現驚人逆轉——過去二十年來,雙邊關系在歷屆政府的努力、兩黨支持及全球議題上的共識推動下不斷深化。

近幾周,華盛頓與德裡之間還釋放出即將達成貿易協議的積極信號,但如今這一前景看來愈發渺茫。

問題出在哪裡?一連串的誤判、作秀、地緣政治與國內政治壓力似乎導致談判破裂。

至今,印度對川普的連番抨擊仍保持克制,寄望透過外交手段最終促成協議。但在川普的白宮那邊,卻未必會這麼肯定。

他還在多個印度視為“紅線”的議題上發表評論,其中最具爭議的是他多次將印度與其宿敵巴基斯坦相提並論。



川普警告稱,如果印度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將提高對印度的關稅。

這位美國總統在印巴爆發激烈沖突後數周,接待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阿西姆·穆尼爾(Asim Munir)。


他還與巴基斯坦簽署貿易協議,只征收19%的優惠關稅,還達成開發巴國石油儲備的協議。他甚至表示,未來某天巴基斯坦可能會向印度出售石油。

另一令新德裡持續不滿的因素,是川普多次聲稱美國在印巴之間促成停火。

印度視克什米爾爭議為內政,歷來拒絕第三方介入。大多數世界領袖,包括川普在首任期內,都尊重印度的立場。

但如今情況已變,盡管莫迪在國會明言“沒有任何國家介入停火”,川普仍堅持其說法。


莫迪雖未點名川普或美國,但國內要求他“不向白宮低頭”的政治壓力正在升高。

南亞問題分析師邁克爾· 庫格爾曼(Michael Kugelman)指出,“這一切發生在美國伊斯蘭高層密集互動、且正值印巴沖突之後,新德裡印度民眾對此格外憤怒。這加深了部分印度人對美國是否真正值得信賴伙伴的疑慮。”

他補充,印度的憤怒部分可能源自冷戰時期的歷史包袱,但“這次是因為當下的事態而加劇”。

莫迪政府以民族主義議題為基礎,其支持者可能期待對美方強硬回應。

這使新德裡陷入兩難:既想達成協議,又不願被視為屈服於川普壓力。

目前印度似乎正逐步放棄克制。在回應美方對其購買俄油的批評時,印度誓言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維護“國家利益與經濟安全”。

那麼,為何曾贊揚印度、享受其款待的川普,如今對這個盟友展開猛烈抨擊?

部分分析人士認為,川普的侮辱言論是一種施壓策略,以達成他認為對美國有利的協議。

印度前外交官、現為金達爾全球大學教授吉騰德拉·納特·米斯拉(Jitendra Nath Misra)表示:“川普是地產大亨,也是強硬談判者。他的風格或許不具外交禮儀,但追求的卻是外交成果。所以我認為他的做法是談判策略的一部分。”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3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