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中国"斗"出来的"对等" 日欧只能一声叹息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亲共媒体香港01文章:7月27日至30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在经过两天的会晤后宣布:根据会谈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公开表示,在过去一天半时间里,中美双方经贸团队根据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共识,继续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就彼此关注的重大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建设性的交流。美方表示,稳定的美中经贸关系对两国乃至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愿与中方一道,继续通过美中经贸磋商机制协商解决经贸领域分歧,推动取得更多磋商成果,进一步稳定美中经贸关系。

用大白话概括:双方说好,之前暂停的那24%对等关税,还有反制措施,接着延期。这个结果是指标性的。几年前美国挥舞关税大棒的时候,那架势恨不得把全世界都吓住。即便是看近期川普对日本欧盟的做法,那不可说不是“张牙舞爪”,可如今可以同中国坐下来谈延期,说到底还是那句老话:形势比人强。美国人不是突然转性了,而是算明白账了——跟中国硬碰硬,自己也疼。


美国人为什么现在愿意谈。这事儿得从“内伤”说起。前两年加关税,美国企业先顶不住了。苹果手机在中国卖不动,Tesla上海工厂的扩建计划一度停摆,中西部的农场大豆堆在仓库里发霉,也盼着中国的订单能再来⋯⋯这些企业老板和农场主,他们可都是一些金主,都时刻影响著美国的议员们。然后是美国的通胀。本来想通过加关税逼中国让步,结果中国产的家电、衣服、电子产品一涨价,这些成本落回到美国百姓的钱包里。

当然,美国人的算盘不止经济这一本。这些年中国在全球经贸圈的分量越来越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船上,中国造的设备越来越多;东南亚工厂里,中国的产业链越扎越深。美国想在全球搞点事,少了中国参与,很多计划就是纸上谈兵。美国人再傲慢,也得承认:没有中国,很多事玩不转。


再看中国这边,刚开始美国加关税,就瞄准他们的软肋——大豆、玉米、飞机。后来美国人想卡高科技,中国就下力气搞自主研发,芯片、新能源汽车这些领域,硬是在围堵中杀出一条路。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底气。




从川普第二任期的贸易战,中国一路以来的应对看,还是很有章法的。当然,经济基础是大基本盘,而在“斗争”的过程中,中国不拼蛮力,而是讲策略——不对称战略。你加我的税,我就去开拓东盟、中东的市场,现在东盟成了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想通过关税孤立中国,结果自己被边缘化了;你搞单边制裁,中国就完善《反外国制裁法》,依法依规反制,让全世界都看到谁在破坏规则。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路数,让美国的拳头总像打在棉花上。

看似在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之下,两国积极的在推进贸易谈判,这是否意味中美要和好了?别太天真。贸易谈判背后,是两国实力的较量。这几年的拉锯战证明了一个道理:对美国,光说好话没用,得让他知道疼。以前中国总说“和为贵”,但美国人把退让当软弱,把客气当可欺。现在不一样了中国能在关税上跟他对等反制,能在科技领域跟他掰手腕,能在国际舞台上跟他讲道理,这才有了坐下来谈的资格。反观日本欧盟,就是最典型的反面教材。他们都被迫签下了“不平等条约”。

这次关税展期,不是谁求着谁,而是双方都认为暂时不打更划算。这恰恰说明,斗争出来的平等,才是真平等。美国人现在终于明白,中国不是以前那个可以随便拿捏的国家了,想打交道,就得按规矩来,就得相互尊重。
2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