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世说新语丨老剧"不老"背后的精神密码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今年7月至9月,《亮剑》《悬崖》《闯关东》等一批经典作品将在“重温经典”频道播出。消息一出,即登上微博热搜。“《亮剑》看了20多次,希望有高清版”“我台词都会背了”“狭路相逢勇者胜,逢敌必亮剑”,网友留言又掀起了一波回忆热潮。(据《人民日报》7月15日报道)


“重温经典”频道是在国家广电总局指导下,由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主办的公益性频道,自去年2月正式开播以来,向观众免费提供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等经典内容,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国家广电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重温经典”频道(有线电视端)累计收视26.7亿小时,播出节目累计收视114亿人次。

何谓经典?从家长里短的生活剧到波澜壮阔的历史剧,从扣人心弦的年代故事到侠义豪情的古典名着改编作品,这些影视作品承载着历史记忆,能够跨越时空,打动不同时代的观众心灵。《亮剑》中李云龙“明知不敌也要亮剑”的豪迈,《闯关东》里朱开山家族“敢为天下先”的拓荒精神,《悬崖》中周乙“于无声处听惊雷”的信仰坚守,已经超越了具体的历史语境,升华为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经典老剧缘何常看常新?扎实的剧本创作、精湛的表演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它们的制胜法宝。与如今供应充足的影视剧相比,经典老剧没有滤镜、特效较少,似乎不够炫酷,但它们经得住岁月的磨砺,如陈年老酒般历久弥香。正如1987版《红楼梦》导演王扶林所说,《红楼梦》的内涵是品出来的,戏则是慢慢磨出来的。要拍年代剧,就要了解历史、研究历史;拍现代戏,就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渴望》1990年甫一播出便引人瞩目。大家之所以对它念念不忘,是因为它讲的是老百姓自己的生活,从寻常柴米油盐到偶尔鸡飞狗跳,流年似水,却总让人热泪盈眶。摒弃浮躁心态,静下心来讲故事,强调细节真实、人物真实,才能成就一批又一批经得起观众检验的经典作品。


经典作品的持久魅力,还体现在对现实的观照上。《闯关东》展现的创业奋斗史,恰与新时代青年的都市拼搏形成镜像;《悬崖》中革命者的执着坚守,引发了当代职场人的情感共鸣;《士兵突击》中不抛弃、不放弃的人生信条,在今天依然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这种交融互通的解读空间,让不同代际观众在共同文本中完成精神对话。


不带进度条、不能倍速,技术一日千里的今天,“素面朝天”的老剧却不乏00后拥趸。2007年首播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革命先辈青年时代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与事迹,如今依然深深感动了万千青少年,成为荧屏思政课的生动教材。此外,角色表情、背景音乐、台词场景等,也成为互联网二次创作的重要素材和创意来源,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在创作与分享中进一步解析作品、抒发感受。

尽管时光流逝,经典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刚需。重温经典的价值,不仅仅是感受佳作的艺术魅力,更是学习借鉴经典作品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扎根生活、精耕细作,形成出精品和出人才交相辉映的良性生态,让更多新时代经典不断涌现。(张晓华)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