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國稀土的全球主導地位 10余年後崩塌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大陸現在的稀土儲量與產量,在全球居於主導地位,官方近年來也積極強化稀土出口的管理,在美國科技戰的壓力下,並已經對美國實施銫、鍺、銻等稀土的出口管制。 不過一項研究顯示,隨著其他地方開發稀土,中國的稀土市占率將會在2040年下跌至23%。


港媒南華早報援引一份中國科學院學者在“稀土”雜志上發表的研究論文指出,隨著新資源的出現,到2035年,中國大陸估計的稀土原料市占率可能降至62%左右,且透過模型預測,到2040年,這一比例將進一步下降至23%,因為隨著非洲、南美和澳洲采礦業的開放,大陸“將徹底失去以前的主導地位”, 目前根本性轉變正在發生。

報道指出,盡管中國掌握全球60%的稀土儲量,並占全球稀土加工量的90%,但這是一個罕見且詳細的承認,顯示中國對稀土供應鏈的掌控十分脆弱。


這份由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人員主導的研究還提到,研究人員在研究中使用了先進模型來模擬2025年至2040年之間的全球采礦決策和工業需求,模擬涵蓋了全球1,000個礦床和144個可開采礦山。

研究顯示,到2040年,隨著全球對稀土的需求持續激增,非洲和澳洲將相繼開發出更多高潛力稀土礦床。 歐洲也將開始參與全球稀土供應鏈。


研究人員也表示,相關預測仍存在一些關鍵的不確定因素,例如技術因素、政治或環境風險,以及潛在的出口禁令或關稅、新興礦業國家的不穩定、或非洲釷礦加工產生的污染都可能影響結果的准確性。




該研究建議中國加強內部稀土勘探和開采,同時實現國際合作伙伴關系多元化,應擴大與中重稀土資源豐富的國家的戰略合作,包括緬甸、越南東南亞國家,以及非洲和南美洲資源豐富的地區。 研究也建議建立更強大、健全的國家戰略儲備體系,儲存這些資源將減輕市場波動或不可預見的中斷帶來的風險。

此外,中國科協旗下的科技導報,近日也刊出多位江西理工大學學者合撰的文章,強調一旦美國稀土產業鏈重構完畢,中國稀土產業全球競爭力可能會面臨弱化。 同時伴隨稀土產量的增加和多元化供應格局的形成,其他國家對美國稀土需求增加,可能導致中國在全球稀土市場份額的減少以及對稀土價格造成一定的壓力,也給中國進口品質較高的高端應用重稀土元素的需求帶來挑戰,未來全球稀土行業競爭將更加激烈。

文章甚至示警,在特別緊急情勢下,大陸抵御美國對大陸經濟制裁能力將減弱。 理由在於,目前美國稀土產業鏈短板主要在中游稀土冶煉分離環節,但美日印澳聯手重建稀土供應鏈,共同研發相關技術,並給予融資支持。 一旦美國順利實現與大陸稀土脫鉤目標,大陸無疑將失去一項在特別緊急情勢下回應美國高壓的潛在工具。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