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彈道導彈一半在飛行途中爆炸 俄緊急改計劃(圖)

日期: 2024-05-09
新聞主題: 俄羅斯,英國,美國,越南,菲律賓,日本,韓國,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泰國,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墨西哥,巴西,伊拉克

來源: 深度工場

1

50枚朝鮮(专题)彈道導彈,50%半路爆炸路透社報道,烏克蘭方面情報顯示,朝鮮彈道導彈的故障率超過俄羅斯導彈。根據戰場發現,俄軍發射50枚朝鮮火星11型短程彈道導彈。



但是有大約一半的朝鮮彈道導彈在飛行過程當中,在空中偏離預定軌道,發生空中爆炸。這表明這一批導彈的故障率比較高。

烏克蘭軍方稱已經在哈爾科夫發現了朝鮮彈道導彈的碎片。火星11型彈道導彈是朝鮮版的伊斯坎爾德導彈。

這種導彈有四種發射方式,箱式發射、輪式發射車、履帶式發射車和一體化系統。在2019年才進行第一次試射,射程在100-200公裡左右。可以在飛行當中變軌,命中精度很高。1個火星11導彈旅有36輛導彈發射車。



俄軍正在建立起以火星11導彈和伊斯坎爾德導彈組成的快速反擊火力體系。對前線縱深烏軍彈藥庫、指揮所、海馬斯火箭炮、愛國者防空導彈陣地等高價值目標實施快速斬首打擊,削弱烏軍的戰爭能力。

俄烏前線,朝鮮火星11型彈道導彈實戰可靠性相對比較低。有可能主要原因還是,朝鮮在高端電子,材料等方面還有一定程度欠缺。導彈在復雜電子對抗和防空攔截環境下,會出現軌道偏差。

火箭固體燃料出現頻繁戰備周轉,維護保養不足等原因也會出現導彈中途爆炸。比如,導彈固體燃料儲存時間基本就只有10-20年時間。



而且對存放倉庫的狀態、濕度、溫度要求很高。導彈儲存中需要定期進行維護,以避免出現藥柱變形或者性能變化。如果保存不好,發射以後就會出現燃料化學性質變化導致燃速不穩定的情況。

因為這一批朝鮮彈道導彈還需要進一步升級,才能真正投入俄烏戰場實戰。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大將已經緊急改變計劃。俄羅斯將加緊研發和上馬生產中短程彈道導彈。

紅海襲船戰,伊朗突襲以色列(专题)一戰,還有俄烏戰爭等實戰證明。俄羅斯伊斯坎爾德彈道導彈無論是命中精度、快速反應、制導能力、鎖定目標還是可靠性,都遠超過朝鮮和伊朗制造彈道導彈。



2

俄羅斯可以把朝鮮改造為軍工基地朝鮮就只有2000多萬人口。只有我們一個小省一半大,還被制裁圍堵,根本沒多少資源造武器。

朝鮮發展軍工體系,制造武器裝備。要有一個巨大的體系,從挖礦冶金,一直到原材料加工。再到把原材料制造成為各種零配件。還有,各種零配件的組成、測試、檢驗和生產。

以及研發,實驗,運輸,維護,交通等等。就更不要說,制造設備,機床設備,科研設備,采礦設備和冶金設備也要有人研發和生產。



哪怕是研發制造1架軍用無人機,至少要有精確飛行,搜索和鎖定目標、遙控飛行以及實時傳輸數據、引導武器彈藥能力。

其實就是簡單的遙控系統液晶屏,那就是一個產業,一大套產業。在這種情況下,朝鮮很難完全靠自己完成整個產業鏈。也就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技術問題。

過去是蘇聯支持朝鮮軍工,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先躺平了。而失去外援的朝鮮,想靠自己發展出強大而先進的軍事工業,做到面面俱到非常困難。



但是,朝鮮幾百萬產業工人確實可以成為俄羅斯重要軍工生產基地。俄羅斯在技術能源,礦石,糧食方面支持朝鮮。就有機會釋放出朝鮮軍工生產能力。

而且武器就是要實戰,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60-70年代,我國研發霹靂-2空空導彈,在靶場實驗是時候,霹靂2空空導彈表現優異。連續19次測試,全部命中表現優秀。

但是,在1982年兩山輪戰時期,我方戰機發射2發霹靂空空導彈,攔截越軍米格21P偵察機。實戰當中,2發霹靂2空空導彈全部脫靶。



當時,我方很震驚,因為霹靂2空空導彈是研發多年的拳頭武器。最後研究發現是抗幹擾能力,火藥問題,還有導彈制導系統存在問題。發現問題,才能持續提高。而實戰就是最好的發現問題地方。





本文章來自於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

這份報導的網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1001540/lang=t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