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特正經歷地獄煎熬!萬字長文揭示最新病況(圖)

日期: 2024-05-08
新聞主題: 俄羅斯,英國,美國,越南,菲律賓,日本,韓國,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泰國,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墨西哥,巴西,伊拉克

來源: 英倫大叔

就在今天,全球著名的《人物》雜志發表了萬字長文,講述凱特王妃病情的最新進展。而《時尚芭莎》雜志也發表最新文章指出凱特王妃正在經歷地獄般的煎熬。





也有媒體指出,威廉一個不得人心的做法讓病中的凱特“心碎了一地”。

1

兩口子經歷地獄般的煎熬,這不是假話

凱特王妃患癌的前情我們不多贅述,我們就精簡摘要一下《人物》這篇今天發表的文章裡面那些最新的信息。

首先,“她取得了良好的進展。王子和王妃衷心感謝倫敦診所的整個團隊,特別是敬業的護理人員,感謝他們提供的護理。”

這個看上去更像是官話套話了。

其次,文章表示,凱特的化療正在堅定地進行,而癌症的種類依然不能公之於眾,因為這個屬於王室個人的隱私。

這句也是老生常談,王室已強調過多遍。

另外,《人物》表示,威廉一直是凱特的“安慰的重要來源”。

這是一個很有“槽點”的觀點,該著名雜志這樣說更像是給王室的背書。事實上,其他媒體已經透露了截然相反的觀點——“威廉的做法讓凱特心碎”。這個我們下文會好好講。

但是接下來的信息還是蠻有參考價值的。

就在這兩天,王室的首選設計師之一阿瑪亞·阿列塔 (Amaia Arrieta) ,也是凱特和威廉的好友告知媒體了一些細節。首先,在王室夫婦處理凱特的診斷時,她很擔心他們。



阿瑪亞·阿列塔 (Amaia Arrieta)

這個是人之常情,當然不用說。但是下面的話就引起人們重視了。

阿列塔說:“我現在心碎了。我認為他們正在經歷地獄般的煎熬。我希望他們能回來,這真的是很私人的事情。”

按照理性和邏輯上的分析,這位王室設計師兼好友的敘述應該是最真實的情況。



王室的服裝與外貌設計,基本上是出於阿列塔之手

“正在經歷地獄”其實是一句很嚴重的話了,透露出的信息當然就是凱特兩口子的現狀應該是很不樂觀的。

作為與這對夫妻關系緊密的人物,以及王室的資深工作人員,阿列塔當然不會信口開河,她的講述必是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之上。

而她後面那句“我希望他們能回來(I hope they will be back.)”,則更加耐人尋味了。



難不成,有一種可能就是“回不來”?

畢竟,從宣布患癌之後,凱特並沒有更新版的實時照片和視頻公之於眾。

當然,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我希望他們能把往日正常的狀態找回來”。

總之,阿列塔提供的信息很重要。客觀分析的話,弄不好是王室“有意而為之”,故意讓她出來說話,目的是給大眾一個心理准備。

如果這個推測為真,那凱特兩口子現在的情況確實是挺不樂觀的。

不過,該文章後面的內容又給了人們不小的信息。

它援引凱特的原話進行講述。

“我的工作總是給我帶來深深的快樂,我期待著在有能力的時候回來,但現在我必須專注於完全康復。”

“此時,我也在想著所有那些生活受到癌症影響的人們。”

“對於每一個面臨這種疾病的人,無論以何種形式,請不要失去信心或希望。你並不孤單。”

《人物》的最新萬字長文咱們就精煉地摘要到這裡,其他內容都是一些老生常談的東西,不必再轉過來。

2

其實,威廉讓凱特“心碎了一地”?

可以說,《人物》雜志的這篇萬字長文既表達了焦慮,又輸出了正能量。

然而事實有可能遠比這些要復雜。

英國現任首相蘇納克的老家印度(专题)的一個大媒體“India.com”也發表了最新文章,它的觀點與《人物》裡面的截然相反,尖銳地指出了,正是威廉的做法讓病重的凱特更加心碎,這令她的病情與狀態也雪上加霜。

看到這裡有人肯定又會第一時間聯想到他與羅斯.漢伯裡的“緋聞”問題了。

真的不是,“劇情”沒這麼無聊。

威廉讓凱特心碎並非因為老掉牙的所謂緋聞問題,而是比緋聞還要嚴重一萬倍的問題——孩子。

該文章講述,近期,威廉做出了一個非常堅定也非常重要的決定,而這個決定導致他的妻子凱特·米德爾頓不可避免地心碎。



威廉決定秉承王室傳統,在兒子喬治王子滿 13 歲時將其送入寄宿學校,也就是聲名在外的伊頓公學。

病中的凱特對這樣的決定當然不會滿意,也不可能滿意。

這樣艱難的時刻,家人的陪伴,尤其是子女的陪伴對於病人的身體及精神狀況其實都是至關重要的。

這時候,親情的紐帶會被放大上百倍。

而在這個關鍵時段,把孩子送到一個凱特王妃覺得“乏味的、上流社會的機構”,這既很不利於她的病情,也違背了他們為實現君主制現代化所做的努力。

而且在她與癌症作斗爭的艱難時期,她當然會非常想念喬治王子。而喬治王子的成長關鍵時期,也會感受到母親的無奈缺席。

怎麼看,都是一個“雙輸”的決定。

咱們也簡單說兩句伊頓公學。

伊頓公學(Eton College),全名為溫莎宮畔伊頓聖母英王書院(Kynge's College of Our Ladye of Eton besyde Windesore),位於英格蘭伊頓。

1440年,亨利六世創立了伊頓公學。



其實,最早的伊頓公學根本不是什麼王室學校,貴族學校,恰恰相反,它是為七十名貧民子弟提供免費教育的學校。

直到3個世紀以後,義務教育制度在英國開始普及,不需要再特別為貧民子女提供免費教育了(公立教育全社會免費了已經),於是,伊頓公學才逐漸貴族化。

英國的王室成員一般都將男孩送到伊頓公學,伊頓還培養了二十位英國首相。著名的校友包括了雪萊、喬治·奧威爾、亨利·菲爾丁、伊恩·弗萊明、亨利·薩爾(後來成為伊頓公學校長)、凱恩斯、威靈頓公爵、和威廉王子等人。後來,伊頓公學作為了進入劍橋大學英王學院的預備學校。



伊頓公學只招收1480名13至18歲的男生,而且必須住校。每名住校生一學年(三學期)的學費和住宿費大約是42000英鎊。伊頓公學學生的畢業後的成就都十分傑出,是英國王室、政治界、經濟界精英的搖籃。

不錯,伊頓公學確實是皇家搖籃,首相搖籃,應該把孩子送過去住校。

但是凱特王妃現在身處最艱難的時期,況且後面的病情怎麼發展還不好說,要不要把孩子送過去真的是一個必須加以特別考慮的事情。

在這一點上,威廉做得對不對,就很難評判了。

3

威廉表示:“沒事兒!一切都好好的!”

既然凱特生病,那出來應付媒體的自然就是威廉了。

昨天,威廉在詹姆斯宮外,接受了60歲的著名記者朱莉·凱恩(Julie Cain) 的采訪。

朱莉·凱恩問,“介意我問一下你的妻子和孩子怎麼樣嗎?”

威廉果斷回答:“一切都很好,謝謝。是的,我們做得很好。”

說實話,這回答第一眼的感覺更像是強裝歡顏與堵別人嘴啊。

而明天,也就是本周四,威廉將對康沃爾和錫利群島進行正式訪問。

在行程的第一部分,威廉將參觀康沃爾公爵領地第一個無家可歸者住房項目的建造地點。該項目與康沃爾慈善機構 St Petrocs 一起實施,將為無家可歸者提供 24 所住房。

在孩子們七八月份放暑假之前,威廉要參加更多的公益活動。

在凱特生大病期間,威廉送走了一位小王子還自己到處跑,這讓大眾實在搞不清楚現在他們家什麼狀況。

媒體透露,雖然要飛往世界各地參加公益活動,但威廉並沒有會見哈裡的計劃。

見不見哈裡倒是沒什麼所謂,凱特王妃你怎麼照料呢?

媒體只要一問這個,威廉的回答就是:“都很好,都很好(All doing well)……”



還是我們自己通過已知確鑿的公開信息來推斷一下真實的情況吧:

凱特王妃的病情並不樂觀,但是,也到不了近期就出現重大變故的程度。面對媒體,無論威廉是強作姿態、還是強裝歡顏,他毫無疑問都面對著很大的壓力。

王室可能已經做好了很壞的准備。

通過王室的現實故事,我們再往大了聊一聊吧。

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座獨木橋,王室成員的當然也不例外。

花花世界看似繽紛絢麗,但其實每一個人的命運似已確定,人生選擇也都很窄。

甭管是大富大貴,還是貧苦出身,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能找對和自己貼合的人,能每天做自己喜歡的事,那真是難比登天。

大多數人,或者說絕大多數人都是在命運的裹挾中延續生命,哪怕是那些中了巨額彩票的人。難道不是嗎?

這幾年有句網絡流行的話:條條大道通羅馬,而有些人就生在羅馬。

可是,那些生在羅馬的人,哪怕是口含金鑰匙出生在羅馬的人就一定有幸福的人生嗎?

咱們說這些倒不是倡導什麼“虛無主義”,而是說,通過凱特王妃的事例,大家都應該多抽出時間陪陪自己的家人,珍惜親情。

有些時候,你看似簡單尋常的日常(比如一家人在一起吃一頓普通的晚飯),在其他人那裡就是遙不可及的奢侈。





本文章來自於 加西網 (溫哥華門戶網)
https://www.westca.com

這份報導的網址是:
https://www.westca.com/News/article/sid=1001331/lang=t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