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955的新中產,在健身房卷起來了 |
能堅持健身的人,做什麼都會成功的。
世界上有這麼一群人,利用上班前、午休時或下班後的一小時時間,把胸、肩、背、臀、腿和核心訓練安排得明明白白,就連節假日也不放過自己。
訓練結束,遵循著“練完不拍,等於白練”的原則,在肌肉充血狀態下,對著鏡子自拍一張,配上運動手表上的數據,更新一條來自健身房的朋友圈。最後再去跑步機上,把坡度調為15度,配速為5公裡/小時,用30分鍾的有氧運動收尾。
這還不是真正的結束。雖然經常累到沒有胃口,但他們還是會抓住運動結束後15分鍾的“黃金時期”(最多不能超過半小時),逼著自己攝入香蕉、饅頭等快碳食物,讓肌糖原的水平快速恢復,再一股腦喝下那杯牆皮味的蛋白粉。一天的健身環節,到這裡才算結束。

2020年3月28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名男子在海灘上休閒健身。
這樣的運動日常,發生在越來越多中國人的生活中。
隨著年歲的增長,人們終於意識到,真正的奢侈品,不再是印著大logo的奢侈品包包,而是不發力時也能看出的肱三頭肌線條和背部倒三角。
畢竟,要擁有一個限定款的愛馬仕包包,你只需要有購買它的經濟實力,最多再加點門店剛好有貨的運氣;而擁有一副令人羨慕的好身軀,意味著你除了有對身材管理的投入,還有充足的時間、精力,以及不可或缺的意志力。
我們從未如此重視健身。

中國人,開始健身
如今,中國成了全球健身人數最多的國家,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22年年底中國健身人群(每周參加兩次以上運動的群體)已達到3.74億人。
讓人們投入健身的其中一個原因,或許是肥胖已成為中國人健康的重大挑戰。據《柳葉刀》雜志,截至2021年,中國25歲及以上的超重和肥胖患者達4.02億人,居全球之首。另有研究預測,到2030年,中國成人超重/肥胖人數將超過5億人。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衛健委主任雷海潮專門花了7分鍾談體重管理。“國家催你減肥了”“5年後我國超重肥胖醫療費或將超4000億元”一時成為熱議話題。減肥、健身、自律,對全民而言,似乎突然成了迫在眉睫的事。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