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燃氣風暴:地方政府開始竭澤而漁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專欄 | #中國最錢線:燃氣風暴:地方政府開始竭澤而漁 https://t.co/zkhGW9cisj pic.twitter.com/1QnUbyCcb1— 自由亞洲電台 (@RFA_Chinese) April 30, 2024


“我家的氣表跑得快”

前不久,上市公司重慶燃氣集團發布了2023年四季報,其中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淨利潤同比增加2.12億,增長率高達驚人的895.77%。這一業績著實驕人,特別是在中國面臨嚴重通縮,百業蕭條、卷生卷死的當下。


根據重慶燃氣官方的報告,這一利潤增長主要來自於“漲價”。首先是2023年後兩月恢復了之前幾年因為疫情撤銷的采暖季價格,也就是調漲了燃氣價格。其次是出售轉讓下屬公司非主業資產。前者屬於壟斷型公共事業企業的“應有之利”,後者則不算是日常收入,看起來倒也無可厚非。但這一業績公布卻在互聯網上引爆了一顆巨大的輿論炸彈。因為重慶市民紛紛表示,自家的燃氣費在這個冬天出現了異常的暴漲,而轉折點則是去年下半年重慶全市范圍的一輪新智能氣表的更換工作。早在2023年下半年,就陸續有重慶市民在問政平台上反映,更換智能新氣表後燃氣費猛增,從今年2月開始投訴逐漸增多,截至4月12日,共受理咨詢和投訴7362件, 4月開始在抖音平台上沖上熱搜。有市民投訴稱,家中長期只有二人居住。2024年3月份燃氣費用漲到了270元,而去年平均每月燃氣費用在50元左右,燃氣費用會增加到5倍之多。另有市民展示了自家的燃氣費繳費記錄:2023年5月和7月的費用,分別為150.89元和131.76元,但到了2024年1月和3月,費用驟升至259.13元和272.3元。她困惑地表示,家中人口未變,不明白今年為何比去年多繳這麼多燃氣費。有些市民稱,去年8月天氣炎熱時,她和家人天天洗澡,燃氣費也才繳了118元,但今年4月竟然要繳納278元。

居民們普遍懷疑燃氣表存在問題。重慶兩江新區一位市民拍攝的視頻顯示,新換的天然氣表中,最後三位紅色數字是“169”,後來“9”字慢慢往上跳躍,最後完成了閉合。她說拍攝時間家裡什麼都沒有開,氣表還在空轉,只是轉動得很慢很慢,好詭異。重慶燃氣集團對此的回復是:一是舊表老化了,導致換用新表後出現了“用氣量劇增”的錯覺;二是舊表數據晚傳了兩月;三是重慶市發改委調高了氣價;四是部分用戶家的氣管及接頭處有輕微滲漏。但這些解釋引起民眾的更多質疑:1. 舊燃氣表均在使用壽命年限內,出現大面積、全面的計量比新表相差一倍左右的概率極低;2. 舊表數據上傳晚了2個月致4月份集中抄表,就意味著前幾個月燃氣費為零或巨幅降低,但事實上大部分投訴居民前幾個月的燃氣費不為零;3. 重慶發改委調價只調高了非居民用氣價格,並未調整居民用氣價格;4. 全市更換燃氣表的管道及接頭,在同一時間出現大面積漏氣,且漏氣的比例均為原有用氣量的一倍左右,同時滿足這3個條件的可能性為零。


為了應對這一輿情事件,重慶市專門成立了調查組進駐燃氣公司。4月19日,重慶召開新聞發布會,稱“確實存在錯抄和違規估抄的問題、燃氣計費周期混亂、價格政策執行不到位”等問題。但堅決否認與燃氣表計量和質量、燃氣質量等相關。重慶燃氣公司負責人被免職,被確認多收的300多萬元燃氣費被退還。


與此同時,成都、上海等多個城市也爆出類似的燃氣表、水表、電表“加速”怪象,一時間,全中國的市民都開始關注自家水電氣表了。

“罰款經濟”啟動

這輪“公用事業漲價潮”不由得讓人想起了另一件事情:中國政府今年暴漲的“非稅收入”。4月22日,財政部發布2024年第一季度財政收支狀況顯示,全國稅收同比下降4.9%,非稅收入171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1%。雖然不至於像社交媒體上流傳的“非稅收入相當於全國人均罰款700元”那麼誇張,但報告裡也承認大部分收入來自於各類資源和公共事業收費的增長。與此同時,各地確實越來越多地出現各種巧立名目開罰單的現象。比如上海米帆餐飲金橋分公司因為涼皮上添加黃瓜絲而沒有辦理涼菜證,被重罰5000元,上了熱搜。據報道,各地至今已經有1千多家餐飲店因為銷售涼拌黃瓜等遭受處罰。甚至一名消費者在火鍋店購買16只雪糕,因為拆封又沒有吃完,商家未盡到“反食品浪費監督引導”而被罰款2000元。陝西某市有攤販因售賣20元不符合食安標准的芹菜,被重罰6.6萬元,後有媒體披露,該市雖然是公認的經濟強市,但高度依賴能源收入,2021年的負債率高達123%。這種亂象也蔓延到交通領域,甚至成為人民切身感受最強的領域。河南某地司機明明沒有超重卻被亂罰款,河北有司機因為定位系統掉線被罰款扣車而自殺身亡。胡亂開罰款的對象,通常都是個體戶或小微企業,比如外賣騎手以及上述的司機和餐館。財經雜志的調查發現,247個城市中罰沒收入占比中間值是5.8%,最高值為廣西梧州29.8%,最低的是江蘇蘇州1.1%。罰沒收入占比最高的10個城市大多位於東北、西南、華北地區。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