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山河兩省,要“抱團”了?(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鄭州向青島、濟南、洛陽拋出“橄欖枝”。


最近,鄭州發布了《鄭州市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值得關注的是,在這份《計劃》中,鄭州著重提到——強化鄭州與濟南、青島、洛陽的聯動,提升創新策源能力,爭創以鄭濟青洛為核心的魯豫國家區域科創中心。

這是鄭州官方文件中,首次對山東的濟南、青島公開“喊話”。


聯合青島、濟南、洛陽,鄭州要打什麼算盤?



???????為什麼是青島、濟南?

建設魯豫國家區域科創中心,鄭州為什麼選擇向青島、濟南、洛陽拋“橄欖枝”?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這與河南,特別是鄭州當下發展遇到的瓶頸息息相關。

在河南社科院城市與生態文明研究所所長王建國看來,高質量發展階段,第一驅動力是創新,創新的核心是人才,關鍵在教育。他說,“改革開放幾十年,中國的產業發展已經從‘拿來主義’,逐步過渡到創新驅動。河南經濟以傳統產業為主,創新的基礎相對較差,要不斷調整產業結構,走創新之路,優質高等教育資源與科創人才必不可少。與周邊省份相比,河南在這方面較薄弱,特別是鄭州,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現狀與城市發展戰略目標及需求不相匹配。”

比如,為鼓勵創新和成果轉化,2019年6月開始,國家專門設立科創板,開板至今,科創板已成功上市570家公司,專利申請總量為24.5萬余件,2024年第一季度共新增科創板上市企業4家。而作為“萬億GDP”城市的鄭州,至今沒有孕育出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

近年來,鄭州也意識到這一短板,不斷在高等教育方面發力。特別是進入“十四五”後,河南高等教育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2021年,河南遴選河南農業大學等7所高校的11個學科作為沖擊“雙一流”的“後備軍”,予以重點支持。2022年,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成功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2024年發布的1月河南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縱深推進高校“三個調整優化”,加大“雙一流”建設和第二梯隊創建支持力度,並啟動河南電子科技大學、鄭州航空航天大學、鄭州大學醫學院建設。

但自建高校速度相對較慢,打造區域合作,共享資源則成為一條新路。

“山東的濟南、青島,高教資源較為豐富,鄭州沒有‘985’高校,而這兩座城市分別有一所。此外這兩城還集聚著不少科研院所。”王建國分析。


目前,青島還擁有1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濟南則擁有11家國家重點實驗室。

在王建國看來,濟南與青島的研發資源豐富,與鄭州有很大合作潛力。在省內,洛陽的情況類似,其工業基礎雄厚,積澱了不少科研院所。比如在“一五”時期,中國布局156個蘇聯援建重大項目,當時河南布局9家,洛陽就占了7家。他說,“伴隨這些國家重大項目的部署,配套的科研機構,比如工程技術中心、研發中心,都在不斷成長,洛陽不光是河南的工業基地,在全國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2024年洛陽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洛陽19家產業研究院轉化成果188項、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27.3%、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連續5年領跑全省。

“魯豫有約”

事實上,近兩年,河南與山東在科創領域的協作,早有謀劃。

2022年,河南、山東兩省向科技部報送了《魯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規劃(2022—2035年)》。2023年1月,山東省科技工作會議透露,將加快推進魯豫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創建工作,力爭早日獲批。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