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一线城市不好过 3深漂家庭迁徙路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下午六点,韩思妙走出公司,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进入高新园地铁站,这是深圳上班族密度最高的地方,早晚高峰的恐怖程度,足令初来者惊愕。


挤入1号线车厢,地铁从南山驶往福田,第七站是车公庙,韩思妙对这一片再熟悉不过了,她在此地工作过好几年,也在附近的城中村生活过四五年,在那里她生下了第一个孩子。

不过,车公庙远不是韩思妙通勤的终点。地铁载着她,再从福田穿过龙华,而后到光明,抵达长圳地铁站。下车,走出地铁站,看着站外灯火通明的高楼群,她总算到家了。


这趟行程历经1个半小时,途径26个地铁站点。



除了要忍受漫长的通勤,韩思妙对生活里的其他部分还算满意。她和丈夫来深十余年,错过了深圳购房的“上车”机会,这一度令她后悔不已。现在,韩思妙一家住在光明的公租房社区,三居室,月租金不到2000元,“总算有个窝了,孩子读书有着落了,蛮好的,不太会七想八想买房什么的。”

韩思妙,以及本文的另外两个家庭,算得上深漂中的幸运者——或者买房,或者申请到了公租房,经历十余年的漂泊后,他们不必再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搬家,也不必再担心孩子因搬家频繁转学。

这种安定,也需要他们在位置或居住环境上做妥协,要么距离市中心更远,要么配套不尽人意——张枝萌买的房子离地铁口有3公里,李晴买房以后,每天上班通勤时间长达3小时。


还有无法写出来的,是一个不那么幸运的深圳家庭。这是无数个“中产跌落”的其中一例,小秦和丈夫所在的两个行业,过去几年均经历了巨大震荡。收入缩水后,这个家庭为“中产三件套”所累,“又回到了原点”。

小秦原本答应,与我聊聊这段经历。次日她又婉拒了我,“看过你列的问题,居然失眠了,我暂时没办法剖开来聊这些”。她吞下了“跌落”的沉重,消化还需时日。在我们短暂的交流中,小秦如此形容她的家庭现状,“从零开始,如草芥一般拼命抓住深圳的土地。”


一、深漂的城市迁徙路

来深十几年,韩思妙前后搬过6次家,张枝萌搬过7次。李晴稍微幸运一些,来深9年,只搬过4次。

在安定下来之前,她们大多数时候住在城中村里,搬家的理由形形色色,旁边施工噪音太大了,楼上孩子太闹腾了,怀孕了,老人要过来帮忙带孩子了,房租涨得太凶了,失业了……

在关于一线城市“搬家次数”的统计数据中,我只能找到腾讯房产发布的《2017租赁时代白皮书》,这份42万人次参与的调查数据距今已有7年时间,依然具有一定代表性——全国范围内,“搬家次数超过5次”的人群比例占27.5%,一线城市明显高于这一数字,深圳为35.3%。深圳微时光在一个月前,曾做过深漂居住路线的调查,其中不少人的租房路线,是从市中心的城中村,一步步向市郊的方向搬迁,更偏远,意味着相对更低的租金。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7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7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