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馬爾代夫為何成為中印“必爭“之地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中印競爭中,旅游勝地馬爾代夫的地理位置成為了兩個亞洲超級大國的戰略重點,也讓馬爾代夫在兩國間不斷搖擺。


中國需要在阿拉伯海部署軍事力量,以保護從波斯灣獲得石油的通道。而印度一直在喜馬拉雅邊界上與中國發生沖突,希望確保其鄰國馬爾代夫不會與北京過於親近。https://t.co/rlP3WIzAo6— 紐約時報中文網 (@nytchinese) March 6, 2024

印度洋的幾片珊瑚之間,一條超過兩公裡的高速公路從一片藍色中突然出現。2018年以來,中國-馬爾代夫友誼大橋將馬爾代夫群島人口稠密的首都馬累與中國企業擴建的國際機場連接在一起。


但並非只有中國在追求與馬爾代夫的友誼。在首都中心步行20分鍾,就在英迪拉·甘地紀念醫院旁邊,一座更長的跨海大橋將把馬累與西邊的島嶼連接起來。它由印度工人建造,資金來自印度

馬爾代夫是一個依賴旅游業的小國,只有50萬人口,與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印度中國相比,它只是地圖上一個小點。然而,在這兩個大國爭奪南亞影響力的競爭中,每一個小點都很重要,這也讓馬爾代夫在兩國之間搖擺不定。

印度位於這一廣闊地區的中心,長期以來一直是該地區最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力量。盡管如此,中國憑借龐大得多的財政資源取得了重大進展,在印度周邊國家簽署基礎設施協議,並獲得港口使用權。

馬爾代夫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兩個亞洲超級大國的戰略重點。中國需要在阿拉伯海部署軍事力量,以保護它從波斯灣獲得石油的通道。而印度一直在喜馬拉雅邊界上與中國發生沖突,希望確保其島嶼鄰國馬爾代夫不會與北京過於親近。

今年1月,印度與馬爾代夫突然爆發了沖突,原因是馬爾代夫認為自己的旅游業命脈受到了威脅。但在馬爾代夫天藍色的瀉湖邊,大國之間的競爭尚未達到沸點。得失更多地體現在馬爾代夫本國政界人士的傾向上——在某些方面更親印度,在某些方面更親中國——最重要的是,要取決於雙方為贏得馬爾代夫民心所投入的資金。

在他俯瞰馬爾代夫碼頭的高層辦公室裡,馬爾代夫經濟發展和貿易部長穆罕默德·薩伊德直截了當地說出了該國的需求。它現在的經濟價值約為每年65億美元,其中60億美元來自旅游業,其余大部分來自金槍魚捕撈。馬爾代夫的目標是在未來五年內使其成為120億美元的經濟體。


馬爾代夫在1972年發現旅游業有利可圖,如今每年吸引100多萬游客來到它的“水上別墅”,這些從木板路上延伸出來的別墅已經成了高端度假勝地的標志。

馬爾代夫直到2008年才成為一個民主國家,當時充滿魅力的年輕領導人穆罕默德·納希德當選。現任總統穆罕默德·穆伊祖在五個月前當選,當時這個國家正在印度中國之間又一次搖擺。穆伊祖在競選時提出了“印度滾出去”的綱領,要求驅逐駐扎在馬爾代夫各地提供支持的約80名印度軍事人員。

薩伊德是由穆伊祖任命的,他在上一屆的“親中”政府中也曾擔任內閣部長,當時中馬友誼大橋剛剛開通。他負責了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但現在他堅稱穆伊祖的政府只奉行“親馬爾代夫”的政策。


他說,不存在對中國的偏愛——“我們向所有國家發出自由貿易的邀請”,因為“我們希望我們的金槍魚獲得最大價值”。

同時與中國印度保持友好關系似乎是最明智的做法。但作家、前職業外交官米姆拉赫·加富爾說,這變得越來越困難了,因為在馬爾代夫向民主過渡之際,中國印度都加大了影響力活動的力度。

中國的財力更雄厚,擁有令印度相形見絀的開發銀行。但是,加富爾指出,如果中國“主要是胡蘿卜”,那麼印度“既有胡蘿卜,也有大棒”。這是因為馬爾代夫在緊急時刻要依賴它的近鄰。

加富爾詳細地列舉了一系列能夠證明印度的幫助不可或缺的危機,從1988年擊退自斯裡蘭卡發動的政變,到2004年海嘯後的救援,再到2014年在淡水短缺期間用飛機和油輪運送了1200噸淡水——當時馬爾代夫由一位親中國的總統領導。

除了金錢和地理位置,作為競爭對手的印度中國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區別,今年早些時候馬爾代夫與印度的緊張關系就說明了這一點。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宣傳印度自己的天堂環礁——一個更小、開發程度也遠遠不及馬爾代夫的群島,名為拉克沙群島,隨後,馬爾代夫的三名低階部長在社交媒體上攻擊他,這些主張“印度滾出去”的馬爾代夫人認為,這對他們的經濟構成了威脅。這些言論在印度的民族主義群體中產生了更強烈的反彈,呼吁抵制馬爾代夫。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8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