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歸屬感與鄉愁 台灣游客遇中國移民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巴西討生活的福建男人福安,擠在滿是“中國制造”的小商品市場裡,在仿佛永無休止的桑巴舞曲中,與太平洋彼岸的故鄉漸行漸遠。影片《睡覺時眼睛睜開》在柏林獲獎。德國之聲專訪了該片導演妮莉·沃拉茲,了解她如何接觸到這些處於比較“底層”的中國移民,以及決定將其故事搬上大銀幕的原因。




???????


德國之聲中文網)以曾在阿根廷的華裔友人張小彬(Zhang Xiao Bin)和自身經驗為藍本,德國導演妮莉·沃拉茲(Nele Wohlatz)虛構了一個有關歸屬感與鄉愁的故事。在剛剛閉幕的第74屆柏林電影節上,由巴西、阿根廷、台灣德國聯合制作的電影《睡覺時眼睛睜開》(英文片名 Sleep with Your Eyes Open)摘得費比西“奇遇單元”(Encounters)最佳影片獎(FIPRESCI國際影評人聯盟獎)。

影片裡“台灣游客奇遇中國移民故事”的設定博得了不少華人觀眾的眼球。而映後,這些觀眾反應兩極。豆瓣網上,一些人指責影片“刻板淺顯”、“對白表演生硬”,但另一些則認為該片“題材優秀”,並“充斥著妙不可言的共鳴”。

漂泊在南美的中國移民,此類題材和人群目前連中國影人都涉獵甚少。德國之聲專訪了導演妮莉·沃拉茲,了解她如何接觸到這些處於比較“底層”的中國移民,以及決定將他們的故事搬上大銀幕的原因。


“在哪裡都一樣,因為哪裡的人們看我們都一樣”

起飛前被巴西男友分手,心碎的台灣女孩凱(Kai)不得不獨自登上飛往巴西東北部城市勒西腓(Recife)的航班。勒西腓是一座鮮有被游客問津的城市,小酒店裡條件簡陋,空調機故障使凱徹夜難眠;為解決故障,凱前往小商品市場尋找工具。在熙熙攘攘的市場裡,台灣女孩偶遇了專營雨傘小店的福建男人福安(Fu Ang),並意外地撿到了中國女孩小欣(XiaoXin)用西班牙語,在許許多多明信片上寫下的“故事日記”。


電影鏡頭跟隨女孩凱游走在烈日暴曬下的勒西腓街頭和海灘,導演沃拉茲以小欣的日記獨白穿插倒敘,透過凱的眼睛,發現了福安、小欣、楊宗(Yang Zong)、利奧(Leo)等在巴西生活的中國移民和“底層”普通人的故事。

福安梳著漆黑的油頭,身上花花綠綠的襯衫把他滿是笑容的臉映得更加棕黃。巴西酷熱難當的天氣很快拖垮了福安的雨傘生意,他轉投福建老鄉,在一家批發裝飾品的店子裡幫工。中國女孩小欣的姑姑就是這家批發店的老板。

小欣與父母原生活在阿根廷。後因生意變動父母回國,小欣被送往巴西,與姑姑同住。雖能說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語,但在只講葡萄牙語的巴西,小欣和姑姑店裡同樣語言不通的中國店員們一樣,往來與小商品市場和住所之間,過著兩點一線的日子。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