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村上春樹:我不生小孩 也不配吃中國菜(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這句飽含哲理的話,出自日本十分著名的作家,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的作品向來是被孤獨所籠罩的,他樂意於深挖日本人的迷茫,困惑。寫這樣作品的人,當然也是極度通透,聰明的人。

藝術家,又總是被浪漫的思想所包圍,就像《月亮與六便士》中,被靈感突襲的思特裡克蘭德,拋棄妻子,去往巴黎,哪怕生活很糟糕也樂在其中。因此我們總是默認,這些藝術家們與我們不同,他們做出的許多事,我們普通人是無法理解的。繪畫是如此,文學仍是這樣,就像我們今天要提到的村上春樹。


村上與父親

關於他的書籍,大家應該很了解了,《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舞!舞!舞!》,這些作品都給日本的當代文學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以至於村上春樹甚至成為了日本對外的一種符號,也是每年諾貝爾文學獎日本方面的大熱門的候選人。作為一名作家,村上春樹自然是成功的。

排除掉他作為作家的身份,村上春樹的行事也總是輕而易舉地引起輿論的波瀾。就好像我們似乎都熟知的事,村上春樹與他的父親關系很不好。

其實小的時候,村上春樹很尊重他的父親,畢竟每一個合格的父親的形象,在他們孩子的心裡都是高大的,無所不能的。

村上春樹也是。他的父親總是對他很好,對人脾氣不大好,但也沒做過什麼過分的事。而且,早些年父親學過佛,每天早上要誦經,他說這是超度亡靈。

“超度誰的亡靈?”年幼的村上春樹問道。

父親慈愛地摸摸他的頭,說是二戰中死去的戰友,以及死去的中國人。話題到這裡結束,沒人再說話。




侵華戰爭

多年後村上春樹回憶起這段往事的時候,曾經感慨或許自己心裡是知道不該問,又或許當時的氣氛不該問,總之父親的形象在他的心裡依舊光芒萬丈,直到他得知,父親曾經參與過侵華戰爭,得知侵華戰爭是一件多麼罪惡的事情。父親的形象崩塌了。


父親語氣平和地向還在上小學的村上春樹講述著二戰時期的所見所聞,仿佛這些事情過去了,就是過去了,早已經不重要,可是這怎麼能不重要。他講起那一次,他所在的軍隊要對一名中國戰俘處刑,而那位知道自己馬上就要被殺害的戰俘卻不哭不鬧,面容平靜地安坐在那裡。那一刻,他對中國的士兵抱有深深的敬意。

這份敬意,在村上春樹看來卻分外惡心。村上春樹說,他並不清楚父親是動手行刑的人,還是說只是觀看的士兵隊列中的一個,無論哪一種,都讓村上春樹不能忍受。他無法接受,卻又看見父親年輕時候寫得俳句,字裡行間贊頌崇拜著納粹。他知道這是真的了。

父親還是依舊待他很好,但這份好村上春樹卻實在無法消受。他開始想要了解那段過去。這份郁結成了刻在二人中間的溝壑,也化在了他的作品中。

每部小說中的主角,總是與父母關系淡薄,或是刻意淡化,或是幹脆不交代,甚至更極端者,在2009年的新書《1Q84》中,將父親塑造成為反派,讓女兒與其對抗。

《1Q84》

其實這何嘗不是村上春樹同他父親的對抗。而可怕的是,年齡漸長,村上春樹逐漸變得與父親更加相像。執拗地脾氣,在文學上的天賦,這更是讓村上春樹慌張。他害怕父親作為戰士的狂熱因子在他身上迸發,因此愈發躲著父親。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