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心理學:出去浪和宅家的孩子長大後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孩子的性格是外向還是內向,是與生俱來的,從沒有優劣之分。


所以,沒必要逼內向的孩子外向,他們自有屬於他們的精彩。

朋友參加家長會,老師跟她說:


“你家孩子各方面都不錯,就是性格太內向了。

希望家長能多引導引導,下學期開朗活潑一些。”

朋友知道老師是好意,她也時常擔心孩子內斂的性格,在集體中會不受歡迎。

但由於她自己性格偏文靜,便忍不住有些疑惑:

“內向,真的是一種性格缺陷嗎?”

無獨有偶,小志看過一期TED演講,主講人蘇珊·凱恩,在9歲時也遇到過類似的困惑。

那年她參加夏令營,媽媽為她整理好行李箱,裡邊裝滿了書。

這對她來說,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因為她們家的日常活動就是看書。

她以為的夏令營,就是十幾個女孩圍在一起愜意地看書。

但沒想到,夏令營更像是個派對,一群人吵吵鬧鬧。

她好不容易等到派對結束,便急匆匆趕回宿舍看書。

當她捧起書時,同宿舍的一個女孩問她:

“你怎麼這麼安靜?”


當時,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好像不大合群。



但她依然選擇一有空就窩在床上看書,沒多久,她的領隊就憂心忡忡地走過來說:

“你要努力使自己變得外向一點。”

言下之意就是:

“你這樣子,大家很難喜歡你。”


雖然很不情願,但她還是選擇放下書本,融入喧鬧的團隊中。

經歷了這樣一件事,她開始變得自我懷疑:

“我是不是應該改變自己,努力變得外向起來?”

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正常”,她放棄了作家夢,選擇了律師這個行業。

她也嘗試參加各種聚會,逼自己融入社交。



但兜兜轉轉很多年後,她最終還是回歸寫作,當了一名作家。

而努力使自己變得外向這些年,對她來說,不僅是一種錯誤,更是一種損失。

有人說,這只是個例,內向性格終究是不好的,真是這樣嗎?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12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