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以後大腸癌檢查不用挖糞便 驗尿即可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全球范圍內,大腸直腸癌是癌症當中相當高發且致命的,並在年輕人群體的發病率也在上升,著實令人擔憂。早期發現才能早期是治療,以往需要檢測糞便潛血,然而收集糞便樣本,對許多人來說是頗困難的,有些人寧願不這樣做,使得大腸癌的檢測在健康檢康的比例中都偏低。現在,科學家利用腸內細菌,可以做為大腸癌的檢測劑,服用之後一段間,再驗尿就能檢測潛在癌細胞。


新阿特拉斯(New Altas)報導,南澳大利共亞健康與醫學研究所(SAHMRI)、阿德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找到一種獨特的大腸杆菌,稱為大腸杆菌Nissle 1917 (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EcN ),它有一種奇特的性質,就是特別親近癌細胞,經過改造後,它就可以成為檢測早期癌症的顯像濟。

EcN 大腸杆菌,是以它的發現者-德國醫生阿爾弗雷德?尼塞爾(Alfred Nissle)命名的,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首次從一名德國士兵的腸道中分離出菌株,因為他注意到這名士兵似乎對席卷戰壕的痢疾具有免疫力。來被證明,這種大腸杆菌可以阻止和對抗「壞」細菌的入侵,所以它是一種益生菌,能夠安全使用。


最近的研究則揭示了 EcN 的另一個「怪癖」:它非常喜歡腫瘤,尤其是腸道腫瘤。它會主動尋找這些腫瘤來依附,研究人員就利用的這種怪癖,來檢測腸道腫瘤的情況。


為證明它的效果,研究團隊利擁腸癌小鼠進行實驗,也在臨床上讓人類大腸直腸癌患者口服,證明 EcN 能夠選擇性且牢固的定位腸道息肉。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雷德福德 (Georgette Radford) 表示:「研究人員對 EcN 進行了改造,它們在代謝後產生小分子的水楊酸鹽,這種小分子可以輕松地從體液中回收,並在體液中進行檢測。因此它會出現在尿液當中。」


在給藥後48 小時,分析尿液樣本中是否存在水楊酸鹽,發現接受治療的小鼠的水楊酸鹽含量,比基線高出五倍,證明那些水楊酸鹽是EcN所代謝的。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新方法,就可用於早期非侵入性診斷癌症

由於我們對EcN已經了解許多,所以研究團隊相信,它不會對人體有傷害。現在科學家認為,EcN甚至可以直接向癌症部位提供治療,或許經過改造後,在它吸附癌腫瘤的過程中,可以釋放某些物質來殺害這些癌細胞。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