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美食新聞: 最愛吃鹵煮的法國人 都叫他中國人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多年來,法國人杜波(全名為Alexandre Dubos)一直活躍在中國綜藝的節目當中。

在《非正式會談》中,他是西裝革履的法國代表;在《老外看點》中,他是侃侃而談的外籍嘉賓主持人;在《HELLO中國》中,他則化身紅酒品鑒官,為大家介紹紅酒知識。


不少人因此認識他,就連打車的時候,他也會偶遇自己的粉絲,常常聽到這句不是很確定又帶著點兒驚喜意味的話:“哇!你是杜波吧?”

2023年12月15日,環球人物記者在北京見到了杜波。他身材高大,一頭卷發,長著一張典型的西方人面孔。只是,他一開口:“天兒真冷啊!”是一口字正腔圓、還帶著點“京片子”味兒的普通話。

“兒子,到中國去”

其實,剛來中國時,杜波壓根不會說中文。

杜波從小家境殷實,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可以在法國“躺平”的程度。他的父親從事電信行業,雖然一直與中國的企業有著工作往來,但不懂中文。

2005年,杜波18歲,決定出國留學。父親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兒子,到中國去。中國有個叫‘wawai’的企業很棒,未來一定大有可為。”

“這個‘wawai’到底有多厲害?”杜波的好奇心被勾起來了。他坐上了從巴黎飛往北京的航班。在飛機上,杜波說出了人生第一句中文:“你好,我是法國人。”這句話,還是他跟空姐現學的。


中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杜波都“看不懂漢字”“聽不懂別人說話”“發音也不准”。他苦笑著向環球人物記者回憶:“我剛開始學習中文的路上到處都是坎兒。”



·杜波在北京接受環球人物專訪。 張森絢/攝


比方說,有一次,因為不認識“糖”字,他誤買了食鹽,回家做了一杯“鹹口咖啡”,舉杯一喝,“啊,鹹死了!”

然而,正是這件事,讓杜波學好中文的勁頭更足了。“因為,這是一個涉及生計的問題!我要是學不好中文,可能有一天會吃不上飯的!”

於是,杜波每天抄寫漢字、聽錄音帶,和中國朋友用中文交流。到了2010年,他終於能講一口流利的中文了。只不過,“這時候的我講起話來還帶著點兒‘老外’口音”。

他不服氣,“我不能一直是‘老外’腔!”他開始閱讀中國文學作品,從中體會漢語的聲調和節奏,這一習慣延續至今。

最近,杜波愛讀的書是《三體》,他為自己能閱讀這本世界知名科幻文學的中文原著而感到開心。“我對中國的愛與日俱增。”說這句話時,他內心充滿了驕傲。

杜波還養成了一個“中國胃”。回法國時,他在朋友圈發的全是尋找中國美食的動態,比如“想我大北京法國哪裡能吃到耳光餛飩?”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9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