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月薪两万啥也买不起 火上热搜争议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月薪一万,买不起优衣库” “月薪两万,买不起面包” “月薪两万,住不起如家”……


2023年,“月薪X万买不起XXX”这一句式在社交媒体上出现的频率似乎更高了,每每出现,也总能引起热议。

要知道,对于普通人来说,月薪2万已经算个很不错的收入。《DT商业观察》此前曾统计过,在中国,每个月可支配收入超过一万,就已经超了99%的人,更别说月薪2万、月薪3万。


所以,《DT商业观察》整理了一些数据,试图回答以下问题:

1、月薪两万,到底“买不起”啥?

2、这是基于情绪的吐槽、跟风还是真的价格飙升?

3、这股风最早是从哪里起来的?大众的消费心理是怎么样的?

4、他们觉得什么更有性价比?



月薪两万的人,到底买不起啥?

《DT商业观察》整理了近半年微博上的“月薪X万买不起XXX”的相关话题,因为其中的动词包括卖不起、吃不起、逛不起等,下文统称为“买不起”。


从分类上来看,人们“买不起”的东西集中在日常消费(如吃饭、买衣服、打车)和体验性消费(如逛街、美甲、旅游酒店)上。



如果说,2019年人们买不起车厘子这类在当时不太常见的贵价水果,那么现在,大家在微博上吐槽买不起的,集中在更高频消费或者更“日常刚需”的商品上。

比如今年10月,“月薪一万买不起面包”冲上热搜。人们吐槽网红烘焙店的面包太贵,有的甚至高达98元/条;有些本来比较平价的吐司,也卖出了天价。


值得一提的是,《有意思报告》的面包消费调研中有这样一组数据:

每周面包消费2-5次的受访者占比达到22.5%,每周面包消费1次的受访者占比达到27.1%。而他们当中超过7成人吃面包的场景是早餐

也就是说,面包消费的频次是较高的、更日常的食品。和它类似的还有中式快餐、鸭脖等。

在体验性消费上,人们自认为“买不起”的也不少。

今年8月份,“月薪2万住不起如家汉庭”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累计获得3亿浏览量、1万讨论数。

人们发现,在一些城市,如家、汉庭、全季这类平价酒店已经涨到了500元/晚以上的价格,随便住一住就要七、八百块。

这种“住不起”的吐槽是有根据的,酒店的价格的确在上涨。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1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3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