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缅北冲突下果敢老街 汽油涨5000元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相信一切都会结束的。”

在缅甸做了十年服装生意的秋秋(化名)是广东河源人,她在缅甸南部城市仰光经营着两家服装厂,雇佣约3000名工人。10月27日,缅北地区爆发武装冲突,此后态势久久未能平息,且有愈演愈烈之兆。受此影响,秋秋从中国预订陆运至缅甸的原料在中缅边境滞留了20多天,因此造成的损失达至约一百万元人民币


在缅甸广东工商总会常务副会长陈初彪印象中,以前从未有过影响如此之大的冲突——中缅陆路运输的重要路段都被控制,在缅当地企业的货物被积压,甚至难以抵达中缅口岸。

另一边,“挖开地表,全国吃饱”曾经是挂在缅甸北部克钦邦帕敢镇矿业办公室墙外的标语。但接二连三的重创下,很多在缅的中国玉石商人都选择了回国,行业颇受打击。近日,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了多家从事中缅边境贸易商及商会代表。他们说,眼下前途未卜,几乎只能等待。

货物积压

南都记者联系上杨光(化名)时,她正身处果敢125工业园的难民救助站。

救助站靠近中缅边境125号界碑处,与云南省西南部的南伞口岸接壤。本次冲突爆发后,贫困山区的老人小孩吃住失去了保障,纷纷跑来救助站避难,杨光已在这里志愿救助将近一个月。

杨光在果敢自治区首府老街开了一家批发店,售卖从中国带去的副食品和生活用品,在当地冲突开始没多久便闭了店,与她一同在老街开店的中餐厅也暂停了生意,他们转向为在老街需要帮助的中国人提供伙食,还提出把有回国需求的同胞载到边境口岸。

11月18日,一则落款为“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事委员会”的公告称,要求仍滞留在老街的中国籍人士务必尽快回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杨光说,这些天来,她接到了很多同胞回国的求助,现在当地的中国人“基本都回去了”。


即便是身处救助站,也并非是一片祥和光景。

杨光所在的地方手机信号并不稳定,网络时有时无,电力长期中断,物资短缺。“中国的物资不能过来,下缅甸的物资也不能过来。”

杨光形容她看到的救助站难民:“吃的也没有,睡觉的地方也没有,有钱的还能搭起帐篷,没钱的就没办法了。”但近两天果敢下起了绵绵雨,淹了不少帐篷。雨水冲刷着黄泥土地,炮火不时在耳边响起,对于杨光而言,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这场起源于缅甸北部的冲突持续往南部蔓延。

11月19日下午,身在缅甸中部曼德勒的翡翠商人大雄(化名)给南都记者发来了一段视频,画面里能清晰地看到远处翻滚的浓烟。大雄说,“刚才只听到轰隆一声,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大雄遭受到的最大冲击,来自他所经营的翡翠高货(高价值货物)生意遇到的货物运输难题。

他向南都记者解释,因为重量的原因,玉石非常依赖陆运,可自缅北冲突爆发以来,来往中缅的陆运基本中断,很多货物一时被卡在途中。加上冲突爆发后部分地区的手机信号一度中断,导致有已在途中的物流司机陷入失联状态,绝大多数物流公司也不愿意再冒险发货。

大雄表示,即使能找到渠道发货,运输成本也会上涨,同时运输周期被拉长,当下,考验资金链的时候到了。

据他了解,此次行业内受影响最大的,是在缅甸做直播行业的玉石商人。“他们的销售主要是通过购物平台,平台对发货时间有限制,客户也会因为物流慢而退单。”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2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