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解放軍: 解放軍懸了,這篇報道信息量很大.....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美菲“Salaknib 2023”聯演,菲軍投入新銳的“鐵刀”自走砲和美軍“海馬斯”多管火箭共同參演。(取自菲律賓陸軍)

吳崑玉評論文章:8月30日,據中央社轉引路透社報道,美國軍方正就在偏遠的巴丹群島開發一個民用港口與菲國進行商討。菲律賓巴丹群島省省長已證實此事,並表現出積極態度。她已經向美國尋求在當地興建“一個替代港口”的資金,以利於雨季期間海象不佳時幫助卸下來自首都馬尼拉的貨物,這個港口位於巴斯柯島(Basco island)。菲律賓官員表示,菲律賓武裝部隊對雷達以及改善這個區域監控能力方面感興趣。


美國駐菲大使館發言人則表示,美國使館和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部(USARPAC)專家已經“在對方要求下”,與省長和地方政府接觸,“商討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部可以對該省工程、醫療和農業發展計劃提供支持的方法”。

老美想將巴丹島變成控制巴士海峽的作戰中心


這篇報道的信息量很大,足以引發一連串想像。首先,美軍不是慈善團體,如果沒有軍事需求,不太可能去一個巴士海峽中偏遠小島施作工程、醫療、和農業發展計劃。相對的,這些計劃是美軍對軍事基地周邊推行睦鄰計劃與民用計劃的標准項目,在越南與波多黎各都推動過。其次,菲國官員根本明示了美菲兩國軍方,對巴丹島設置雷達與各種監控設施的興趣,這代表老美想要將巴丹島變成控制巴士海峽的作戰中心。而且,在今年四月的美菲“肩並肩聯合演習”中,美國海軍陸戰隊便乘坐魚鷹(V-22)垂直起降運輸機降落巴丹,登陸艦在灘頭卸下M-142海馬斯火箭等裝備。擴建民用港口背後的軍事意義,是使戰時的“行政下卸”與彈藥補給更為便利快速。而依美軍慣例,港口都建了,延長機場跑道至3千米,讓大型運輸機也能降落,應是標准配備。然後為了保衛這些海、空軍事設施,進駐些陸軍,搭建雷達、反潛監控系統,再配以防空飛彈、反艦飛彈,也是必要的工作。一系列操作下來,巴丹島未來成為美軍扼守巴士海峽的前進基地,應是指日可待之事。




菲律賓陸軍和美國太平洋陸軍士兵在實彈演習中發射 海馬斯火箭彈(HIMARS)(圖片摘自Armed Forces of the Philippines)

或問,美軍今年才又在菲律賓增加了4個基地,使總數達到了9個,為什麽還要在巴丹設基地?推斷大致有兩個理由:一是軍事地理上的需要,二是美軍在海外設置基地的習慣。

軍事地理上的需求很容易理解。巴士海峽是中共海、空軍進出西太平洋的主要孔道,共機每天騷擾台灣西南空域,走的就是巴士海峽。共軍潛艦、山東號赴石垣島南方演訓,也得走巴士海峽。美軍先跟日本合作,用沖繩、宮古、石垣、與那國島等一連串島嶼,封鎖了宮古海峽。再從菲南的巴拉望、蘇比克灣同區的三打禮、呂宋北端的卡加延,把整個南海圍成了一個大浴缸,巴士海峽便成了唯一的出水口。未來若在巴丹設置基地,便如同在浴缸出水口上塞上一個塞子,美軍便可不靠航母,用一連串陸基島嶼組成的島鏈防線,打擊中共的艦隊與空軍,使所有中共機艦失去了進出西太平洋的孔道。若無法自由進出西太平洋,中共的“區域/拒止(A2/AD)”戰略便無法實施。中共以往靠遠程反艦飛彈,航母殺手以施行A2/AD的戰略構想,也將全然落空。
1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3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