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中国迎接不婚时代 社会准备好了吗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今天,你还结婚吗?


根据民政部最新发布的统计季报数据,2022年中国结婚人数为683.3万对。这一数据创下了1986年有记录以来的新低,比2013年最高峰时的1346.9万对,更是跌去了近一半。虽然其中不乏适婚人数下降以及疫情冲击等因素,但从长周期看,结婚人数随着世代更替逐渐递减,已经是一种无法阻挡的趋势。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高度重视家庭,同时又正在为少子化、老龄化等问题困扰的国家,结婚人数的持续下降令许多人忧心忡忡。不过站在全球的视野,这其实已成为常态,甚至有人称赞它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但不管是忧心,还是赞扬,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婚姻制度,已经走到一个十字路口。而它又会对我们的社会、经济结构,产生哪些影响呢?



说起不婚这个话题,我不自觉地想起了自己的四姑。在我们家族里,四姑至死都是个特殊的存在,因为她没有结婚。在这个年代,不婚是件很罕见、需要背负巨大舆论压力的事情。

年轻时的四姑,外形靓丽、性格开朗,而且还颇有商业手腕和雄心。1982年,30岁出头的四姑,由于工作能力出众,在单位领导的鼓励下,正准备承包国营餐馆,大干一番。不料却突然被查出得了鼻咽癌。

虽然凭借她超级无敌的乐观心态——癌症界有句话,七成病死,三成吓死。当年和四姑一同在省肿瘤医院接受化疗的病友,后来都病逝了,只有四姑奇迹般地战胜了病魔。多年以后,她们“抗癌俱乐部”组织体检,发现四姑体内的癌细胞竟然全部消失了。

但四姑的人生,还是因为癌症而被彻底改变。

此后的她,或许是因为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看透了生死,曾经的商业雄心,烟消云散,结婚大事也不再提及。尽管仍不乏追求者上门,但她都躲着不见,深恐拖累人家。所幸那时候,由于住房紧张,都是一大家子几户群居。靠着家族的庇护,以及左邻右舍几十年的交情,倒也没啥闲言碎语,四姑一直活得很自在。


或许是受她的影响,我们家的人结婚都很晚,无一例外均超过了30岁。有好几位姐姐,出嫁前都曾被长辈半开玩笑半揶揄:是不是想成为“四姑第二”呀?

话虽这么说,但在那一代人心中,结婚还是人生头等大事,无病无灾的话不能不结婚。所以在我们这辈70后、80后成长过程中,催婚是一件几乎人人都遇到过的事情。特别是四姑后来因为独居期间突发中风,身旁无人及时报医而不幸离世,更是给了家中长辈们以巨大刺激,并经常拿此血的教训来劝导我们,不结婚的后果有多严重!

不过最近这两年,不知是因为自觉年岁大了,管不了小一辈的事了,还是身边朋友同学子女不结婚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所以父母催婚的情况明显少了。可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话不虚。但私底下,他们还是会纳闷嘀咕:现在的年轻人都怎么了,为啥都不结婚了?现在不结婚,以后老了怎么办?

是啊,人类的婚姻制度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呢?




婚姻经济学认为,婚姻是人们为了满足于本性并降低交易费用而实现效用最大化的一种组合形式,类似于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要给市场交易节约交易成本。

回顾人类婚姻制度的演变历史,真正把婚姻和爱情结合起来的时间其实非常短。无论是古代西方各国王室之间的通婚,还是古代印度不同种姓之间互不通婚,本质上都是出于经济目的,即财富合并、风险共担,所以才会特别讲究门当户对,而毫不关心有无爱情,甚至不需要男女双方同意。用中国的一句古话讲,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至于爱情,过去中国文人寄托于笔下的戏剧小说,为什么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千古传颂,就是因为现实中几乎没有。而西方贵族则选择在外寻找情人,所以我们读17、18世纪的欧洲历史或小说,但凡有点名气的人物,几乎都有情人。

同时,古代社会因为战乱频仍,男子死伤惨重,所谓“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而无论农耕还是游牧社会,又都需要劳动力,所以普遍实行一夫多妻制。

中国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才开始推广一夫一妻制,但真正严格执行、全面落实,要等到1950年《婚姻法》出台后。而在港澳地区,由于《大清律例》的延续,甚至到六七十年代都还存在一夫多妻制的情况,比如着名的赌王何鸿燊,就有四房太太。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