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一分为二的再全球化 世界更不可测!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宋国诚评论分析文章:俄乌战争不仅影响了21世纪地缘政治的深刻变化,也改变了既有的国家性质和集团组织的特性。其中尤其以欧盟与北约的转型与质变最为显著和重要。传统的“单一主权国家”发生了质变,一种我称之为“}合国家”(multiple states)的型态开始形成;另一方面,传统的“区域安全”体制,也转向具备外溢性、延展性的“跨域联盟”(cross- region ally)的型态。在国际体系的重构之后(建构主义观点),未来将形成二元阵营对抗(自由vs.专制)的框架,推进所谓“再全球化”(re-globalization) 的新格局。




G7已从一个应对经济危机的内部平台,转变为应对“非民主势力”的多国战略协作平台。(美联社)


G7的转型与质变

G7(七大工业国集团)在经历了日本广岛峰会的洗礼与蜕变之后,已经不再是一个原先七个国家(德、法、英、义、日、加、美)为了解决自身的经济问题(包括经济对策与产业创新等等)所组成的内部沟通平台,而是升级并进化为一个介入和回应全球经济安全的战略协作团体。换言之,G7已经“转大人”,脱胎换骨,走向一个新的“G7 plus”(G7+)。换言之,G7不再是一个小型的“富人俱乐部”(Rich Club),而是一个“民主俱乐部”,并以“自由对抗专制”为主轴,转向共组“全球抗共”统一战线的新结构。

已这次G7广岛峰会为例,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极具战略眼光的安排下,作为东道主日本,邀请了多个G7成员国之外的国家或元首出席,包括印度巴西韩国越南澳大利亚,以及“非盟”轮值主席国科摩罗(Union of the Comoros)、“太平洋岛国论坛”轮值主席国库克群岛、“东盟”轮值主席国印尼等。如果加上“欧盟委员会”和“欧洲理事会”二个常设非正式成员,再加上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亲自与会,实际上已经成为“G19”,涵盖了“欧盟”、“东盟”、“非盟”、“南太平洋”以及“美盟”(美国与其亚太盟友)的大型集团组织,像似一个“小联合国”。在可预见的未来,G7将取代“G20”,并排除中共与俄罗斯的参与。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G7正处于“规范重建”与“制度重建”的过程中,换言之,G7已从一个应对经济危机的内部平台,转变为应对“非民主势力”的多国战略协作平台。


G7已从一个应对经济危机的内部平台,转变为应对“非民主势力”的多国战略协作平台。(美联社)

然而,不只是看数量,还要看质变。质变之处在于:


1,建立“反对中共经济胁迫(economic coercion)以及反对以武力改变现状(特别是台海现状)的共同纲领。

2,确立“不脱钩,去风险”(not de-coupling but de-risking)的战略共识,以之作为应对非民主阵营的一致性立场。

实际上,所谓“脱钩”,包括全面脱钩、选择性脱钩、战略性脱钩三种型态。全面脱钩是指全面性的禁止进出口,但是对欧盟来说,考虑到维持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以及各国自身的经贸利益,在“选择性脱钩”方面涉及民生与服务性经济领域,实际上不需要全面脱钩;需要脱钩的是战略性脱钩,也就是对中共“打蛇打七寸”的战略锁喉。未来,G7采取的是一种“去风险的脱钩”,也就是在战略性脱钩中取得自身的优势地位。

以上两项质变,说明了G7已从内部经济对话平台,转向于专注经济安全、区域稳定、全球供应链管理、人工智能的开发与管理、应对能源危机、降低对非民主阵营的市场依赖和抵制经济武器化…..等等。换言之,G7已经通过规范与制度的重新建构,完成了自身的转型与质变。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