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研究:腸道健康是預防罹癌重要關鍵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聽到癌症大家總是聞之色變,但這也是身體自然運作的一環。細胞生命開始以來就一直存在,幸運的是,人體內具有癌症抑制機制,可以防止潛在的癌細胞發展。

身體有不同的機制來預防癌症的發生。其中之一是誘導細胞凋亡或程序性細胞死亡。當身體檢測到某些細胞不需要的突變和異常行為時,細胞凋亡會在它們進展之前摧毀它們。但是當這些異常細胞逃避檢測和凋亡時,它們就會發展成癌細胞並使人生病。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1份報告稱,2019 年新診斷出 1,752,735 例癌症病例,599,589 人死於癌症。據美國癌症協會估計,2021年會診斷出約190 萬新癌症病例,並有608,571人死於癌症

不可否認,癌症美國的1個大問題,因此專家們一直在尋找控制該問題並將其發生率降至最低的方法。這導致一些人開始研究飲食如何影響人們的癌症風險。進化生物學家發表在世界經濟論壇網站上的1篇評論研究如何通過保持腸道健康來降低患癌症的風險。

乳酸菌、益生菌有助抗癌 飲食習慣至關重要

科學家表示,在不同食物中發現的微生物可以通過改變體內細胞相互作用的方式來影響癌症風險。乳酸杆菌、格氏乳酸杆菌和雙歧雙歧杆菌等抗癌微生物可以在腸道內生存,促進細胞間的合作,從而增強人體的抗癌能力。


其他微生物,如嗜酸乳杆菌,可以刺激細抑制腫瘤的生長和發育。生物學家建議,通過增加腸道中的抗癌微生物,可以顯著降低患癌症的風險。做到這1點的最好方法就是遵循健康的飲食習慣。

科學家解釋說,有益健康的微生物存在於發酵和植物性飲食中,包括蔬菜、水果、全麥和酸奶。除了具有良好的營養價值外,這些食物中的微生物還可以幫助提高免疫系統抵抗癌症生長的能力。

由此可見,飲食的確會影響罹患癌症的風險。是否要倚靠健康的飲食習慣來降低這種風險,取決於自己。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大家正在圍觀
  • 摘果子去!大溫10個果園采摘開始咯
  • 限時SaveOnFoods大驚喜特賣優惠
  • 加息幾乎成定局 對BC房市影響多大
  • 健身教練帶150斤母親健身200天後
  • 移民來大溫買房又賣掉 起訴前房主
  • 小哥做人體蛋糕太神,嚇壞30萬網友
  • 因為這稅 大溫這1家要失去7年的家
  • TVB男星床戲有生理反應 片段流出
  • 大溫華女度假摔傷 賬單遭保險拒賠
  • 開著超跑去露營BC車主玩出新高度
  • 今夏蚊子特別多專家指出防范關鍵
  • 不合群的趙麗穎 才是娛樂圈聰明人
  • 游輪爆發這病毒 近200人又吐又泄
  • 突發!高中畢業典禮爆槍擊 多人傷
  • 航拍天津大面積沉降 業主忙搬家
  • 注意!天車加拿大線將部分中斷2周
  • 大溫多市警察局高薪聘請多個職位
  • 江西高校鴨脖事件 又爆出新的內幕
  • 大溫華裔男子開車運這些 被定罪
  • 慘! 溫村女子打多份工每天睡4小時
  •   同類熱門新聞
  • 體內有癌睡眠先知 4種異常早檢查
  • 數據 咖啡不僅"續命"還是"快樂水"
  • 英102歲人長壽秘訣 酒+朱古力還有
  • 74歲女可樂癮40年喝37.5噸 當補品
  • 睡不好?研究顯示可能跟這食物有關
  • 罕見病罕見時刻 唯一藥將退出中國
  • 經常做這三種夢 不是大病就是癌症
  • 改造細菌可治癌症 神奇試驗成功了
  •   隨時閱讀新聞

    加西網微信

    加拿大新聞資訊Youtube頻道

    大溫優惠微信

    溫哥華地產中心微信

    熱點加拿大微信

    Android: 加西網
    [下載]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9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4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