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家庭難題 為何父母覺得我虧欠他們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的俗話經常說 " 養兒防老 ",意思是父母養育子女以防自己老年無依無靠。


" 孩子的一切都是父母給予的,將來長大也必須報答父母養育之恩。"自古以來,中國一代一代人都是秉持著這個觀念生活。

人人都期待暮年有人依靠,但這個依靠怎麼形成的呢?孩子與父母的關系靠 " 養育 " 換取 " 養老 " 真的靠譜嗎?


一、中國人的 " 養兒防老 " 觀念

近幾年 " 就地過年 " 的號召,雖阻斷了很多人的回鄉路,但也使多少人暗自慶幸 " 躲過一劫 "。

這一劫,不僅是被催婚,被催育,還有一劫是:不知如何與父母相處。

在我們的文化傳統中,父母是被稱頌的對象,兒女是被教導 " 孝順、感恩 " 的對象。

可是,感恩和孝順都不是靠教育可以實現的,感恩來自內心深處愛的能力發展,孝順來自父母子女之間建立起安全信任的依戀關系。

這些都是建立在有能力愛與尊重子女的基礎之上,而我們傳統上的養兒防老觀念,可能會越來越成為阻礙兩代人建立愛的關系的因素。

說是阻礙,並不是說養兒不能防老,而是說如果父母養孩子的目標是為了防老,而不是為了培養孩子成為他自己。



圖 /《天道》

這樣一個將孩子物化、工具化的期待,很可能使父母難以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孩子在發展過程中也會積累大量憤怒、悲傷、無助、羞愧等等情緒,在發展受限的同時,也會在情感中難以與父母之間建立平和溫暖的關系。


在農耕文化之下,父母占有土地和農具,子女的確是依附於父母而生存,父母只要手中擁有土地," 養兒防老 " 是很容易實現的。

現代人越來越擺脫了土地的束縛,兩代人之間物質的牽絆越來越少,能維系聯結的,越來越趨向於情感。

這對於生於八十年代以前的父母來說,非常不易。

這一代父母的父輩,大多生活於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生存上的恐懼使他們對物質擁有強烈的依賴,而並不能信任情感的價值。

他們對兒女的 " 愛 " 大多是物質上盡量給予,情感上無法避免吝嗇。因為他們自己內心的情感積累,實際上也非常稀薄,能給予孩子的情感非常有限。


這一代孩子成長為父母後,就會遇上非常沖突的情感體驗:

對上,自己父母養育自己的方式就是情感匱乏,他們並沒有多少能力給予情感;

對下,兒女早已擺脫了物質匱乏,他們更多的需要是情感中的滿足、人格中的尊重、自我獨立的支持等等。

所以這一代父母,再簡單地秉持 " 養兒防老 " 觀念,是很難再與自己的兒女保持情感上的親密的。

二、" 養兒防老 " 觀念下的父母和孩子

" 養兒防老 ",當孩子被工具化對待後,他們的人格健康成長會遇上阻力。當父母期待養兒防老時,難免會把子女朝向 " 最有用,利益最大化 " 的方向去培養。

學區房,讀名校,上各種培訓班,父母對子女的投入可謂是嘔心瀝血,可子女未必領情。

在孩子的內心,他感受到的可能就是自己成為滿足父母自戀的工具,他並不為自己獲得的成績開心,相反,他可能為自己失去了游戲童年而悲傷。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已經有 9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9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五.五.注.御] 2022-11-30 13:24
    也不要太絕對化,非要防老或子女就一身輕。家庭溫暖和紐帶才是根本。現在的思維把年輕人都帶歪了,一味自由,然後就沒任何責任感,連家庭最基本的維系都不顧,然後就是吸毒無聊混亂那女關系。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28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6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