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落實二十條不會增加疫情暴發風險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1月11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公布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以下簡稱“二十條”),要求各地執行縮短密切接觸者隔離時間,取消次密接判定、中風險區,對未發生疫情區域不得擴大核酸檢測范圍等。


“它是一個優化的措施,根據內地抗疫的實踐和現有的科學數據,對以往的防控措施做了一些調整,肯定更精准、更科學。”病毒學家、香港(专题)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認為,二十條提出了一個總體的方案,是往可持續的防控方向走,為將來可能遇到規模化的疫情做准備。

“把通知好好落實,不會增加疫情風險。”在金冬雁看來,現階段流行的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致病性大幅度降低,不太可能造成醫療資源擠兌。


針對一些民眾對防疫措施調整的擔憂,金冬雁認為,這源於對病毒認識不足,“很多人對新冠病毒的了解,還停留在武漢疫情那一會。這也是最需要加大力度去解釋的。”

【以下是與金冬雁的對話】

“一個優化的措施”

澎湃新聞:你如何看待二十條的新措施?

金冬雁:它是一個優化的措施。根據內地抗疫的實踐和現有的科學數據,對以往的防控措施做了一些調整,肯定更精准、更科學。並沒有放棄動態清零的總方針,也不是說放開,就是提出了一個總體的方案,是往可持續的防控方向走,為將來可能遇到規模化的疫情做准備。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方面是給老年人打加強針;第二是儲備口服抗病毒藥;第三是制定診療方案,並加強基層醫療設施的建設。

這個病毒的傳播特點就是這樣,它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自然規律。一波結束,下一波還會再來,不可能有一勞永逸的做法。

包括(二十條)取消次密接的追蹤,因為次密接被傳染的機會很小,但追蹤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這跟對密接的“7+3”隔離措施(調整為“5+3”)是一樣性質的,前面的三天傳染性最高,第四、五天傳染性已經降低,五天後就更低了。

澎湃新聞:在香港,如果出現了感染病例,相關部門會采取怎樣的防控措施?


金冬雁:正常情況下,抗原檢測陽性的人大概占病例的2/3到3/4,像我們在醫學院上班或者大中小學生上學每天都要做抗原檢測。檢測陽性以後,政府鼓勵和要求你報告,報告了以後,政府會給你送一個大禮包,裡面有防疫的指南和建議,還有連花清瘟、血氧儀,10到20盒的抗原檢測試劑。

其次,政府會在抗原檢測陽性的人裡抽檢大概10%到30%的人——派個人跑到你家裡,把你的樣品取回來做核酸檢測。

香港降低社區層面的傳染主要靠兩個法寶,一個是抗原檢測,一個是居家隔離。所謂措施得當就是適度防疫,加強打疫苗。現在,我們馬上開打二價疫苗加強針,不斷地補充免疫力。

總的來說,香港沒有躺平,從來沒有主動放棄動態清零。其次,被動破防以後,采取了因勢利導的措施,將減少死亡、減少重症和減少感染作為主要目標。


澎湃新聞:新冠疫情暴發至今,病毒經過了多次變體,目前在國內擴散的是奧密克戎亞型株BA.2,這一病毒有什麼特點,傳染性和致病性如何?

金冬雁:我們看變種主要看三樣東西,第一個是它的傳播率或者傳染性,第二個是看它的免疫逃逸性,第三個是看它的致病性。

第一先說傳播率,首先,一個新的毒株必須比以前那個更能傳,它才能夠留下來並在人群中占優勢,這是自然選擇的必然結果,所以奧密克戎的傳播率是高的,傳染性是強的。

關於病毒的傳播率,一般用兩個參數來描述,一個叫R0,就是基本繁殖率,另一個叫RT,指的是有效繁殖率。

基本繁殖率是講病毒的毒株在沒有免疫力、沒有防控措施的人群裡頭,他能傳染多少人,那有可能是高的,像奧密克戎的基本繁殖率可能達到8至10。也就是說,一個人傳染8到10個人。

但有效繁殖率才能反映病毒在真實世界中實際的傳播率或傳染性。11月11日新冠病毒在香港的有效繁殖率為1.2,同日它在廣州市海珠區的有效繁殖率為1.6。

第二個叫免疫逃逸性,就是講如果一個人身體裡面有包括抗體在內的免疫力,這種免疫力有可能是打疫苗獲得的,可能是既往的感染得到的。奧密克戎是在人有很強免疫力的前提下進化出來的,在有免疫力的人裡頭,就是受過感染或打過疫苗的人身體裡面,其他的毒株都不容易生長繁殖,但它找到一個生存之道,就是把免疫逃逸性增加了,讓它仍能繼續生長繁殖。我們做個比喻,免疫力是高山,它(奧密克戎)過不去以後,打了個小洞過去了,但是高山還在。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6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