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美國“割歐洲韭菜” 德法叫苦不迭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隨著俄烏沖突持續,歐洲各國能源價格飆升、通脹高企。受此影響,歐洲一些汽車業、制造業企業近期被迫停產或決定將生產線外遷。由於美國能源價格遠低於歐洲,且出台巨額補貼政策,美國成為歐洲企業生產線外遷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有評論指出,美國試圖“轉歐洲之危為美國之機”,從中攫取利益。就在歐洲面臨關鍵產業流失和經濟衰退的嚴重挑戰時,美國卻暗暗舉起“割歐洲韭菜”的鐮刀,迫使跨大西洋伙伴關系的天平向有利於美國的一側傾斜。




資料圖


19日,德國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與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勒梅爾舉行視頻會議。雙方均表示,歐洲必須對美國《通脹削減法案》作出回應。

德國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 哈貝克:我們看到歐洲的公司和企業被美國“吸走”了,因為美國提供了巨額補貼。

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長 勒梅爾:美國《通脹削減法案》不僅引發法德擔憂,還引發了全部歐洲國家的擔憂。歐洲必須對美國《通脹削減法案》有所行動,因為該法案或將破壞美歐大陸的公平競爭環境。

美國總統拜登8月中旬簽署《通脹削減法案》,其中對電動汽車的補貼措施成為關注的重點。值得一提的是,相關措施以“整車北美當地組裝”等條件作為提供補貼的前提。歐盟國家普遍認為,該法案是對歐盟汽車、可再生能源、電池和能源密集型行業的歧視。歐盟的擔憂不無道理,就在10月19日,德國寶馬集團宣布將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進行新一輪價值17億美元的電動汽車投資

不久前,全球最大的鋼鐵制造商之一安賽樂米塔爾表示,由於電力成本飆升,公司已關閉位於德國的兩座工廠,轉向美國得克薩斯州的工廠繼續生產。此外,安賽樂米塔爾位於德國漢堡的一座大型鋼鐵廠也正在減產,並且前景不妙。

鋼鐵廠工人:根據我們預計的(未來的)能源價格,明年工廠能否繼續運營存疑。


安賽樂米塔爾漢堡公司首席執行官烏韋· 布勞恩說,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能源賬單上漲了“7倍”,這導致工廠無法像以往一樣正常運營。10月初以來,鋼鐵廠裡500多名工人也不得不減少工時。

安賽樂米塔爾漢堡公司首席執行官 烏韋· 布勞恩:這不僅僅關系到我們工廠。我們必須創造條件(降低能源成本),以便繼續在歐洲生產。如果不這樣做,很明顯,一些生產中最耗能的部分將被遷走。

華爾街日報》對歐洲“去工業化”的苗頭表示了擔憂。報道稱,問題是(歐洲)當前的痛苦到底是臨時的,還是一個“去工業化”時代開始的標志。


歐洲《現代外交》在線雜志則發表文章,題為“美國是如何摧毀歐洲的”。文章指出,“美國政府是歐洲財富外流的始作俑者”。文章還擔憂,“隨著歐洲財富不斷外流——主要是流向美國歐洲將變得越來越落後。”

延伸閱讀:

媒體:出乎所有人意料 朔爾茨將帶一個商務代表團訪華

德國《商報》10月14日文章,原題:德國工業的中國問題 盡管存在風險,德國企業仍不願離開中國。那些在德意志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大公司甚至正擴大在華存在,並向聯邦政府施壓。

當談論中國時,西門子公司總裁博樂仁都是贊美之詞。他在幾個月前一次采訪中說,你必須“尊重”對待這個國家。他和其他經理們還是擔心歐美同中國的經濟漸行漸遠。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118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