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中国正在发酵的一种普遍社会姿势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国庆回农村老家多住了几日,深切的感受到中国底层社会最为普遍的姿态——并不是“躺平”,而是“无力感”。

说到底,“躺平”更像是城里人自由选择的一种资本和权利,但“无力感”则是包括农村和更广大社会阶层的一种承受挑战、缺少希望却依然需要坚守的煎熬状态,主要体现在抗疫严管控下的经济低迷预期。


实际上,“躺平”底层上和普通中国人勤劳克制的文化基因并不一致,“躺平”是嘴上说的多但有能力践行的人少,而“无力感”正相反,是能准确表达的人少但如此感受的人多。

很多人没有资格“躺平”,但还保留着默默“无力”的权力。你觉得一位需要赡养老人和养育儿女的农民能躺平吗?城市的工薪阶层其实也是如此,躺平结果必然挨饿。你觉得一位在体制里接受安排和指令的工作人员会躺平吗?躺平意味着背叛。甚至你觉得一位所谓财务自由的老板真的可以躺平吗?长时间奋斗的惯性应该已经改写了他的基因密码,彻底归隐田园是做不到的,他们也深爱着自己的事业和这片土地。诸如此类情况很多,真正能躺平的人很少,真正有资格逃离的人更是少中又少,“躺平”或许只是对无力感的一种抱怨。但无力很容易,长期抗疫封控在多个区域被层层加码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普通人只有被动跟随并承受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基层和农村很少有人真正能停下来的,否则自己心慌,更会被认为是“好吃懒坐”,但经济不好也会觉得缺少奔头儿。

“无力感”正在全社会发酵,主要和经济发展预期下降相关,所以,这正说明了此种情况事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根基,值得高度重视。这里不妨再具体罗列几个由于经济原因带来的“无力感”场景:

场景一:很多开设实体商铺生意的,他们之前上下打点是可以维系正常运作的,而且经济稳定时期市场竞争下可以发挥创造力赚取利润。但疫情期间,他们面对的是不可挑战、必须遵守的各个部门的严格检查,一位进店客人有风险就会被封控很久,极强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往往让他们自身努力价值化为乌有,目前很多人看不到尽头,有“无力感”也在情理之中;


场景二:对于我们老家的农民亲戚而言,他们辛苦积攒并存在银行的钱在过去三四十年都是持续贬值的,但没有投资增值能力,只能无力顺其自然。看着辛苦奋斗的财富贬值,却无能为力,还有一些人辛辛苦苦一辈子攒的钱买了房子之后贬值大半,或者降价也卖不出去,自然带来“无力感”;

场景三:对于大企业家和投资家而言,向前看不乏风险和不确定性,遇到与政府相关的事情只能被动接受,强监管很多地方政府那里超越了法治的轨道,而且地方政府欠下的款项收回也是遥遥无期,吃了不合理不合法的亏无处伸张,剩下的只有“无力感”;


场景四:很多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知识阶层、文人墨客也多苦于无法自由表达,满肚子牢骚,改变不了什么,睿智也会带来“无力感”;

场景五:甚至很多官员只能做一些上传下达的工作,很难体现个人主见,被驱动和高压管制之下,七品小吏空怀报国救民理想自己都觉得可笑,也只能随波逐流、上行下效,这种“无力感”也很绝望。

对于整个社会来讲,“无力感”实际上是社会面对剧烈调整中各个阶层的一种应激反应。这是一种需要重视的情绪,因为这种情绪发酵不仅影响经济的信心,包括投资信心和消费信心,甚至影响很多人对社会的信心,所以,这种情绪需要深入研究并合适处置。

我们继续梳理深挖一下“无力感”背后实际上承载了多种情绪,也是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已经有 37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37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3 游客 [伯.专.西.帷] 2022-10-10 12:15
    评论 2 写道:
    天朝人数千年来都是围着圣上的大脑转,所有的落后失败欺压都是外族外民带来的,从来不敢问圣上会不会脑残

    敢问圣上的基本都被脑残了,还有几个敢问?
    评论2 游客 [牛.昔.语.篇] 2022-10-10 10:32
    天朝人数千年来都是围着圣上的大脑转,所有的落后失败欺压都是外族外民带来的,从来不敢问圣上会不会脑残
    评论1 游客 [衡.四.夏.继] 2022-10-09 23:04
    真实的表达,顶一下。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94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3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