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前市長:任何決策都惹到大利益集團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本文作者:仇保興

01


我是1999年3月份調到杭州的,2 月份市人代會已經開過了,所以我當時還是代市長,我這個代市長要代近一年時間。當時,眾所周知的是,杭州市區違法建築肆無忌憚,遍地開花。我曾在杭州學習、工作過六年時間,我對這裡很熟悉。我發現杭州許多單位、個人都可以蓋違法建築,幾乎所有的公共建築建成之後,臨時工棚全部改成了店面。那麼多公園綠化被占了,人行道被擠占了,管道被壓了,城市還能不亂糟糟的啊!

我當時下決心要把這些違法建築都拆掉,但很多人勸我等代市長的“代” 字去掉以後再拆。我認為,當時違法建築增加很快,正是高潮期,每年增長約200 萬平方米,推遲一年等“代”字去掉再拆,就要多拆 200 萬平方米,各方面的矛盾和損失會更大。我記得當時很多朋友,包括和我關系很好的一些廳局長,紛紛打電話給我說:“你這樣做,‘代’字還要不要取消啊?”我說:“不取消就算了,代下去就算了嘛。”我在當年 4 月份就部署了這件事,下決心進行大拆違。

我認為,如違法建築不拆,會損害社會公平正義。

當時我們拆的第一座違法建築,就是某政法機關蓋的三星級飯店綠晶飯店。當時我們去拆的時候,他們連家具都沒搬,而市政府公告已經貼出半個月了,告訴他們要拆除,這是違法建築。當我們把吊車啟動,開始扒屋頂了,裡邊的負責人才跑出來,說:“你們真拆啊?”他說:“三年前省委書記辦公會議決定叫我們自己拆,我們就頂著不拆,你們杭州市倒來拆。”意思是說省委書記辦公會議定下來的他們都可以不執行,你們小小的杭州市竟敢來拆。其實市政府這個決定半個月以前就告訴他們了。我們真的開始動手了,他們才開始搬家,一邊上面扒,一邊下面在搬家。

當然,拆違的方法也比較巧妙。以前拆違法建築都是領導下決心,然後執法隊伍偷偷地去把它拆掉。我認為政府辦事須公告在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公告明示:違法建築坐落在哪裡,面積多大,並通知違建者自己拆,如果自己不拆,到一定期限後我們幫助他們拆除。如果拆錯了,政府賠償。違法建築公布以後,拆除完全是公開執行的。第一批違法建築在電視台、報紙公布了以後,15 天內自己不拆除的,政府來拆。同時,還設立了一個專門的舉報電話,聽取群眾舉報他們住宅周邊的違法建築。違法建築被拆的人有種心理,既然我建的違法建築被拆了,就積極地舉報周邊他人的違法建築。這樣拆違的同盟軍就越來越壯大了,越來越多的群眾被發動起來參與拆違。違法建築經群眾舉報、政府核實,核實以後登報進行 15 天公示,公示期間沒有人提出異議、拿不出合法建築證據的,就得拆。就這樣,一浪接著一浪,一波接著一波,拆除違法建築活動就推開了,到後來就成了一個群眾的自發運動,擋不住,停不了。

當然,這其中也有許多利益的沖突。這是難免的。對改變大家都會拍手叫好,但改到自己頭上就不好了。最典型的是,我畢業後曾留在杭州大學物理系光學實驗室當助教三年,有一大幫同事和同學。開始拆違法建築的時候,他們都寫信為我叫好:杭州必須要有鐵腕拆違,必須要這樣治理,否則的話,我們這個城市就亂了,衰了。後來浙大校園也開始拆違了。浙大對大拆違的貢獻是巨大的,當時華家池校區的周邊一圈全是臨時建築改成的商店,每年的租金收入就有四千多萬元。浙大統統把它們拆了,並全部建成了綠化帶。之後,浙大自己組織了一個拆違隊,專拆校園裡面的違法建築。原來許多教授、講師在校園內隨意搭建棚屋養雞、養鴨,甚至養豬的都有。校園拆違,首先就是把鴨棚、雞棚給拆了。他們就寫信給我,說想起了日本鬼子的“三光” 政策,他們養的雞鴨都沒啦,都被“鬼子”抓走了。有抱怨的、有罵娘的,反正完全是同一撥人,開始時叫好,後來喊糟。由此可見,只要觸犯到自己的利益,人人都不痛快。



任何改革總體上是一片叫好,但是到了具體的單位和個人,產生一些利益沖突,也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個體利益、局部利益、全體人民的利益跟長遠利益、整體利益之間還是有不同之處的,這是常識。但是看問題、做事情都要把眼光放得長遠一點,十年、二十年、一百年以後,民眾怎麼看這個問題。要是老是想著那幾張選票,想著一時的叫好,老是考慮自己的位子,是做不好事情的。

實際上,整個拆違工作也是利用了絕大多數群眾的力量,依靠了這種新的機制,幹部還是原來那批幹部,就把違法建築拆了。有人開玩笑地說,這些違法建築實際上就是這些幹部默許支持下建起來的,現在又是他們去拆的,這是很奇妙的事情。我說,這關鍵是人民群眾被真正發動起來了,幹部的思想想通了,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違法建築最多的是江幹區,當時市政府決定江幹區的違法建築如果不拆,不能完成指標的話,上自區委書記,下至一般的幹部,出國考察一律停批。當時出國還是很熱門的一件事情,一說出國停批,大家都不好受了。一年、兩年,一直到我離開杭州的時候,他們區長都沒有出國過,領導幹部也覺得很沒面子,所以拆違的底氣就更足了。辦難事,就需要把一切手段都利用起來,這一點也非常重要。

02

如何利用市長公開電話來改善城市管理的?


我到杭州任市長之前就有市長公開電話了,但那個時候的市長公開電話基本是個空架子,八位數號碼誰也記不住,且只有一條線路,幾乎誰都打不進去,用不了。



大體上,我們的城市管理有兩種思路:一種思路認為“七八個大蓋帽管不住一個破草帽”,希望把七八個大蓋帽的職能全都集中到一個單位,然後讓它用最大的權力、最高效率把城市管起來。這種思路其實隱含著一個巨大的障礙,就是現代化城市公共服務職能部門的專業分工越來越細,越來越復雜,怎樣才能把這麼多的“大蓋帽”合並到一個大機構裡面去?

而“12345”市長公開電話和數字化城市管理功能不同,首先,它是一種效能檢查和監督的機制,也就是說不管有多少的城市部門為老百姓服務,都能通過“12345”公開電話把它們全覆蓋在裡面,讓老百姓監督它們的運行效率與質量。通過市長公開電話“12345”,可以評價出哪個單位服務最好,哪個單位投訴少,哪個單位反應快,而且一目了然。這是“12345”市長公開電話最主要的功能,也是對政府效率進行控制的一個必要系統。它能促進政府職能部門用最高的效率服務群眾,讓人民群眾來評價政府的效率。不管城市政府有多少個單位,只要是為人民群眾服務的,都要經過人民的評價,因為人民群眾是從他們的切身利益方面來評價這些部門的。其次,它能促使政府真正成為一個親民的政府,一個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為人民服務不僅僅是一塊要高高掛起的匾,而且是要落實到政府服務的每一個具體的細節上。


這個電話號碼最容易被民眾記住,原來的電話號碼不太好記,有人甚至連自己家裡的電話號碼也記不住,而“12345,有事找政府”就朗朗上口。要做一個合格的“保姆”,首先要保證“保姆”容易被主人找到,而且這個“保姆” 能夠辦事,而不只是一個傳聲筒。許多地方的市長公開電話效率不高的根源就在這裡,接電話的人都是一幫臨時聘用的小姑娘,只是轉轉電話,跟114沒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杭州的“12345”市長公開電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效率都很高?因為我要求機關所有的後備幹部都必須到“12345”去直接為百姓解憂辦事,不僅現場能清楚回答百姓的訴求,而且要有權調度相關部門,能夠調動“分保姆”直接為老百姓服務,還要對他們的服務效能作出評價。

03



在杭州,最難的事情就是我們做任何的決策都會涉及原有的利益所得者。

這些利益所得者,不是個人,而是一些強大集團,要處置這些人的利益,難度非常大。我印象最深的是河坊街的改造。河坊街從拆改成保,是我主持市政府工作的第一項重要決定。我在杭大讀書的時候也去過河坊街,我認為這是杭州的寶貝。當我決定要把它保下來的時候,當時的副市長陳繼松眼淚當場就流出來了。因為他是拆遷指揮部的指揮長,現在要就地改成保護指揮部的指揮長,這個轉變多大啊!



當時有三撥人反對,一是個別思想保守者有意見。因為原市政府決定要拆河坊街的,當時河坊街上的樹已經被砍光了,人也搬光了,土地也分光了,不能說改就改呀。二是已獲得河坊街開發權的六家房地產公司。這六家房地產公司都是有背景的,它們已經把地分走了,現在要將它們到手的利潤取消,當然有抵觸。三是原來的住戶。原來的住戶雖然沒有房屋所有權,但是他們習慣長期住在西湖邊,如果將河坊街保下來,他們就要離開河坊街住到別的地方去了。

我記得有一次中宣部部長來杭州視察,這批人中的一百多人“啪”地跪在部長面前,我就在旁邊,很尷尬。但是兩年半以後,河坊街開街了,這些不滿就煙消雲散。當時在河坊街設計的時候,我們請了同濟大學的阮儀三教授,他是這方面的權威。我讓阮教授趕快給我重新設計一下,但他說調查研究至少要一年半,我開玩笑地說:“等你一年半規劃拿出來的時候,我官帽可能就沒了。”後來通過招標,三個月就把規劃拿出來了,修復取得巨大成功。

回溯這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四十年,每一項成就和失誤都衡量著當地決策者的素養和才能:是注重長遠利益,還是注重眼前利益;是追求整體利益,還是追求局部利益;是著眼於打基礎,還是著眼於形象工程;是迎難而上,還是順水推舟…… 歷史和民心會述說真相。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