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为何上海有的商场没人 不怪疫情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宝山区北上海生活广场内,大量商铺都已停业。


还有些商场的现状是没有太多空置店铺,只是总体客流量不高。不过,周边的居民和上班族表示,这些商场在疫情前的生意也比较一般,周末客流量比平时略多。

“所以,不能把商场客流量不高都归咎于疫情,有些商场在疫情前就存在‘硬伤’。”业内人士点评称,多家商场本身条件不错,但或多或少存在动线设计不合理、管理改进空间较大等问题,限制了商场的发展。此外,部分商场的招商策略也有问题,导致商场正处于品牌调整期,商场内店铺“开开关关”的现象比较普遍。


以南京东路步行街上的商场为例,同样在黄金地段,不同商场人气差异很大。例如,置地广场曾很受年轻的上班族欢迎,但多年未进行改造调整。记者探访时,发现消费者年龄普遍偏高。还有消费者抱怨商场内标志不清、管理混乱、购物体验极差。而新世界(电视剧)大丸百货和翻新不久的新世界城内则是另一番景象。灯光明亮、指示清晰,客流量明显更大。

业态调整怎么调?

不少业内人士建议,疫情虽然给商业经营带来挑战,但也是督促商场尽快调整。通过近期走访,记者发现,部分业态更容易得到消费者青睐。

首先是餐饮业的引流效果依旧明显。


在亚龙国际广场,虽然大部分商铺已经关门,但临近晚饭饭点,商场2层的红盔甲和重庆高老九火锅两家餐饮店门口却排起了长队。在商场整体昏暗的气氛中,这几家尚在营业的餐饮店格外惹人注目。与之相类似,世茂广场的总体客流量不高,但西区8楼的海底捞,以及商场内的其他餐饮店并不缺人气。

业内人士表示,在给商场带来的回报率上,餐饮往往比不过品牌专卖店等其他业态。但在吸引客流上,特色餐饮的号召力依旧很强。有消费者直言,去商场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找地方吃饭。面对这样的消费心理,商场有必要思考如何平衡餐饮与其他业态的关系。或许能利用餐饮的引流效果,打破部分商场死气沉沉的格局。

其次,传统零售业需要聚焦。


随着网购的普及,很多人已经不再去商场买衣服,不过有些产品仍旧需要通过互动、体验后才能下单。例如,虹桥南丰城此前主打亲子消费,教培机构很多。这些机构关门后,商场迅速新增了多家数码品牌店和休闲体验店,赢回了部分消费者。还有,相比传统服装鞋帽,运动品牌店铺的人气普遍更高些。从多方统计看,无论是NIKE、Adidas、安踏、李宁等传统意义上的大众品牌,还是lululemon、Maia Active等曾经的小众品牌、新兴品牌,都在计划扩店。这背后,有消费者为“健康”买单的心理。那么,商场在招商时可以投其所好。

再次,有特定卖点、融合多种消费场景的店铺,有望取代传统零售,成为商场的新亮点。

例如,在新天地广场5楼,99%的消费者目的地是笑果工厂。90分钟的演出,票价百元左右,座位先到先得,许多年轻人为了提前半小时入场抢好位置,一下班就赶了过来。看完演出就在商场里吃个便饭,和朋友聊一聊观演体验,客单价自然提升。

一些细分市场的体验项目也成为商场内的新星:健身房类型正不断细分,包括传统健身房、私教工作室、瑜伽馆、普拉提馆、舞蹈房、攀岩馆、卡丁车馆、射击馆、游泳池、滑雪场、马术、VR游戏馆等;宠物经济也带来了新业态,各种宠物店成为吸引年轻人的新兴店铺;还有商场内的潮流展览等,也展示出商场业态的多样性和可拓展空间。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96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8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