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我們的記憶 為什麼像在看電影?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現在如果讓我回憶童年的一些場景,我會發覺大多數時候都是第三人稱視角來還原那段記憶的:也就是說,我看到了另外一個自己在當時的那個環境中。不過,偶爾也會有第一人稱視角的時候存在——這種情況似乎發生在距離當下較近的記憶中。之所以第一人稱視角較少,我覺得可能是由於我很少會去回憶新近形成的那些記憶。


不管怎樣,這種第三人稱回憶就如同清醒夢(Lucid Dreaming)的視角,讓人覺得神奇的同時,又多少有些令人不安——記憶中有多少真實的成分?我們的大腦究竟是通過什麼機制來決定采取第一還是第三人稱來重構回憶的呢?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利維坦 (ID:liweitan2014),作者:Jacob Stern,由譯者Jichang Lou基於創作共享協議(BY-NC)發布,校對:芝麻塞牙縫兒,原文標題:《你記憶中的詭異視角》,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選擇一個記憶:它可以像你今天吃的早餐那樣近在咫尺,也可以像你上幼兒園的第一天那樣遙遠。重要的是你能真正想象出它的樣子。在你的腦海中保持這個記憶。

現在思考一下:你是通過你自己的眼睛看到這個場景,就像你當時那樣?還是你在其中看到了自己,就像你在看電影中的一個角色?換句話說,你是以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的視角進行回憶的?

通常,我們把這種人稱上的區分與講故事和寫小說聯系起來。但就像一個故事一樣,每一個視覺記憶都有它自己存在的價值。所有的視覺記憶都是從某處“看”到的。

而有時,在記憶中,那個地方並不是你當時實際所在的地方。

這個事實很奇怪,甚至讓人感到不安。它違背了我們對記憶的基本理解:一種簡單的記錄經歷的方式。長期以來,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並沒有對這一事實給予過多關注。而最近幾年,這種情況有所改變,隨著對視角作用的研究量成倍增加,其潛在的影響力也隨之增加。事實證明,記憶視角與刑事司法、隱性偏見和創傷後應激障礙息息相關。


它幫助我們在最深的層次上了解我們是誰。

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記憶之間的區別至少可以追溯到西格蒙·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他在19世紀末首次對其進行了論述[1]。不過,直到80年後,第一批實證研究才開始對記憶視角的具體內容進行充實。直到2000年,這個領域才真正開始有了起色。

這些早期的研究發現,第三人稱記憶遠沒有以前想象的那麼罕見。這種現象與一些精神疾病有關,如抑郁症、焦慮症和精神分裂症,但它不僅僅是一種病理症狀:即使在健康人群中,它也是相當普遍的。




? Technology Networks

而這種現象有多普遍就很難量化了。阿爾伯塔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研究記憶視角的心理學教授佩吉·聖·雅克(Peggy St. Jacques)告訴我,大約有90%的人認為自己曾經至少有過一個第三人稱記憶。

根據她的研究估計,普通人五年內的記憶中大約有四分之一是第三人稱的(有幾篇論文提出,女性往往比男性擁有更多的第三人稱記憶[2],但有三分之一的研究沒有發現這方面統計數據上的顯著差異:總的來說,對不同人群的分組研究是很少的[3])。

在某些罕見的情況下,人們可能只擁有第三人稱的記憶[4]。當你試圖回憶自己的記憶時,請注意:事情可能會很快變得混亂。也許你可以喚起你以第三人稱視角描繪的早期童年場景。但你很難知道這些真的是由第一人稱轉化而來的第三人稱記憶,還是通過故事或照片構建起的第三人稱場景。對有些人來說,第三人稱的記憶就是他們的一種天性;對其他人來說,它們聽起來像科幻小說。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9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