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Nature最新綜述:關於猴痘的一切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此次猴痘疫情暴發可能是普通人對天花免疫力的下降:由於WHO宣布消滅天花,1986年之後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停止了天花疫苗接種。


今年5月初以來,在猴痘非流行國家報告出現猴痘病例,且在幾個流行國家(非洲西部和中部地區)不斷有猴痘病例出現。在4個月左右的時間裡(截止9月7日),猴痘患者人數飆升至54000多例,共有18例病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WHO)在7月23日宣布猴痘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9月6日,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宣布,香港出現首例猴痘輸入病例。

本文結合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雜志9月5日發表的一篇最新綜述,介紹了猴痘病毒感染的臨床、流行病學和免疫學特征,以及如何把握機會應對當前的猴痘暴發局面。


什麼是猴痘

1958年,一群從新加坡進口到丹麥的食蟹猴爆發水包病,這是人類首次發現這一病毒,因此取名“猴痘”。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該病毒與天花病毒同屬正痘病毒屬。

已有研究證明接種天花疫苗可預防猴痘:1988年Zaire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接種天花疫苗的人感染猴痘的可能性比未接種疫苗的人低約85%;在另一項研究中,發現是否接種疫苗會對MPXV感染後的嚴重並發症和長期影響產生差異(39.5% vs 74%),接種過天花疫苗患者死亡率較低;最近一項針對本次疫情期間診斷出的528例感染的研究報告稱,只有9%的感染者之前接受過天花疫苗接種。

所以此次猴痘疫情暴發的原因可能是普通人群對天花的免疫力下降,因為1980年WHO宣布消滅天花,1986年之後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停止了天花疫苗接種。

猴痘病理學


MPXV感染潛伏期為5-21天,常見症狀包括發熱(38.5-40.5°C)、頭痛和肌痛。MPXV感染的一個顯著特征是上頜、頸部或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淋巴結病)。發熱症狀之後會出現皮疹,開始於面部、舌頭和口腔,然後擴散到全身。在感染的後期,口腔的病變會導致飲水和進食困難。然而,最近的猴痘疫情也報道了一些非典型臨床症狀,在男性性接觸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患者中的症狀包括生殖器官病變,隨後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以及肛門潰瘍,看起來皮膚病變的分布可能比以前報道的疫情更有限。

疾病的嚴重程度可以通過病變計數來分類,因為病變計數越高,嚴重並發症的風險越高。嚴重並發症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呼吸和胃腸道問題、腦炎、敗血症和眼部感染,最終導致永久性視力喪失。皮膚病變還會增加皮膚細菌感染的可能性,特別是在未接種天花疫苗的患者中。

病變通常會經歷四個階段:黃斑、丘疹、水包和膿包,然後以結痂形式脫落。一旦病灶結痂,患者通常被認為是不具有傳染性的。然而據報道,在結痂脫落30天後仍含有大量的MPXV DNA,表明此時可能存在傳染性病毒物質。此外,懷孕期間MPXV也可以從母親垂直傳播給胎兒。


1980-1985年在Zaire進行的一項研究報告稱,感染MPXV的幼兒的致命疾病發生率較高,0-4歲兒童的病死率為14.9%,而10歲以上兒童的病死率為0%,這種差異可能是由於其免疫反應的差異。

MPXV發病機制

MPXV作為一種具有高傳染性的正痘病毒,呼吸(吸入霧化呼吸道分泌物)/口腔(攝入受感染者的體液)是常見的建立原發性感染的途徑,病毒感染口腔和呼吸道黏膜後,呼吸道上、中、下三層上皮是原發性感染的主要靶標。這個階段的感染是無症狀的,沒有口咽病變的跡象。

病毒傳播隨著附近組織駐留免疫細胞的感染而進展,這些免疫細胞可能包括抗原提呈細胞(如單核細胞、巨噬細胞、B細胞和樹突狀細胞)。正痘病毒從最初感染部位轉移到附近引流淋巴結的機制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一方面,感染牛痘病毒(vaccinia virus ,VACV)的小鼠樹突狀細胞從肺上皮轉移到引流淋巴結,這可能促進了病毒的傳播;另一方面,人類單核細胞來源的樹突狀細胞的VACV感染被證明是不可行的,影響了樹突狀細胞的成熟及其遷移潛能,並反對樹突狀細胞支持VACV最初的淋巴擴散。但重要的是,VACV在接種數小時內迅速轉移到引流淋巴結,表明病毒直接進入淋巴管是一種傳播機制。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8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