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中国学界为"闭关锁国"翻案 铺路?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近日,中国历史研究院发表的一篇文章《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在网上疯传。文章认为,明清时期并非"闭关锁国",而仅仅是为了防范西方殖民侵略的"自主限关"。但文章传开后,舆论却惊呼这是在为"闭关锁国"翻案,带有政治风向。




这篇文章在上个周末通过网络传出后,立即引起中国舆论的高度关注。不少人立即把文章和“清零政策”下,当局限制与外国交流的措施联系起来,并且指责文章的主旨与改革开放相悖。


美国华盛顿的民间机构“信息与战略研究所”所长李恒青敏锐地抓住了中国民间的这种情绪,“我不相信,我真的不相信。经过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还会有人从心里头认为改革开放是错的?应该回到过去,应该闭关锁国,走到过去的那种封闭、专制的环境中去?”

学界的反驳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以下简称“新探”)这篇文章发表在中国历史类核心顶级期刊《历史研究》今年的第三期上,署名是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历史研究院课题组。

作为一篇学术论文,它也引起了海内外学界的重视。推特上一些社科界学者也纷纷转发并对这篇文章作出评述。


该文章认为,明清时期关闭国门的政策没有阻断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中西交流,但造成了消极防御和对西方先进科技的漠视,在一定程度上为近代中国遭到西方侵略埋下了伏笔。文章还强调,明清的闭门政策并非“闭关锁国”,而仅仅是“自主限关”,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防范西方殖民侵略。

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国际关系学助理教授张晨晨在推特上评论说,中外学者早已对“闭关锁国”的概念提出过挑战,明清时期的闭关政策确实没有阻断中西的贸易往来。但她指出,文章主张的闭关政策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防范西方殖民侵略却并不符合事实,因为现代的主权观念在明清时期尚未形成,而清王朝自身就是一个殖民帝国。她暗示性地说,对闭关政策的这种重新解释更主要是因应目前中国的自身环境,而不是以历史为根据的阐释。




中国历史研究院发表的文章《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正文截图)

“试水”

她的这种暗示在学界也得到了呼应。新加坡管理大学(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法学院终身教授高树超(Henry S. Gao)在推特上转发了这篇文章,并评价说,在中国,历史并不仅仅是一些有趣且无用的事实,它往往预示着重大的政治变化。在推文中,他还贴出了作为文革导火索的姚文元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截图。

美国普林斯顿中国学社执行主席陈奎德则认为,这篇文章的背景是习近平为了谋求连任在政治试水,“如果他抛出来,舆论反应没有这么强烈,党内的反应也没有那么声势浩大,那么他可能进一步组织力量、组织文章,往更高层级的政治宣传部门走。”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1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