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林彪事件之谜涉及2份"文字罪证"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关于林彪之死,中共官方的说法是,1971年9月13日,林彪与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一起乘坐飞机出逃。最后,该架飞机在蒙古的温都尔汗肯特省贝尔赫矿区南10公里处坠毁,机上无一人生还。




“九一三”事件震惊中外,中共最高层,发生如此公开而惨烈的决裂、分裂,撕破了党史塑造的“伟大光荣正确”的光鲜表皮。林彪是中共党章写明的接班人,“林副统帅”被称为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却一夜之间“叛国投敌”,红色文革神话破灭。可是到底林彪为什么出逃,一直扑朔迷离,没有定论,成为当代中国最大政治悬谜。


这起“九一三”事件被中共认定林彪政变。文字上的罪证主要是“九八手令”和《五七一工程纪要》。

绝密手令从何而来?

所谓“九八手令”也就是中共官方认定的一道林彪写给儿子林立果和亲信、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周宇驰的“手令”,内容:“盼照立果、宇驰同志传达的命令办。”官方说,这是林彪发出的反革命武装政变的命令。

2011年12期中共地方党媒《党史博览》发表武建华文章,披露林彪“九八手令”的被发现过程。武建华文章说,“九一三”事件之后,周恩来密令汪东兴,派遣时任中央办公厅机要室处长赖奎、中央办公厅政治部秘书王歆及中央警卫局副局长武建华,前往林彪北戴河96号别墅清查林彪的文件。

到了林彪的住处,他们看到室内相当凌乱,门窗橱柜半敞,书、报、杂志、信件散乱堆放,纸张、办公用品散落在地毯上、墙角边。林彪出逃时的慌乱景象可见一斑。

他们清理出一张32开大的白纸,上面用红铅笔写的“盼照立果、宇驰传达的命令办。林彪九,八,”。当时他们意识到这张纸的涵义非同小可,立即派专人火速送达中央办公厅。这就是中央公布的林彪写的“九八手令”。

两份“九八手令”真假难辨


但是,武建华文章遭到质疑。中国大陆军队作家张聿温2012年3月26日在《北京日报》发表文章,全盘否定了武建华叙述的内容。

张聿温认为,武健华说的并非事实。因为中共中央公布的林彪九八手令,当年在中共大陆被传达到全体党、政、军、民。那是一份竖写,撕碎了的纸片拼凑在一起的,还配有照片。

他引用文革中的重要人物吴德在回忆录中说的,周宇驰得到林彪手令后出逃,他的直升机被迫降在怀柔县沙峪的庄稼地里。周知道跑不了,撕碎了林彪的手令,和于新野相约自杀了。随后赶来的北京卫戍区部队把现场缴获的碎纸片拼凑在一起,对出了林彪手令。而且,当时的说法是,手令写在一张16开白纸上,而不是32开白纸。

文章最后提出三点质疑:


一、林彪怎么会写下两份手令?孰真孰假?

二、中共中央搜到了北戴河林彪卧室的完整手令,为什么还公布一份撕碎了的手令?

三、撕碎了的林彪手令出自何人之手?怎么解释林彪手令原件还留在林彪卧室?

“手令”到底是在命令什么?

其实,一个重要的疑问被忽略了。那就是,林彪的“手令”到底是在命令什么?官方认为这是林彪发出的反革命武装政变的命令,林立果根据这个“手令”组织自己的“联合舰队”行动起来,准备刺杀正在南巡的毛泽东。也就是说,林彪手令是“刺杀毛”的命令。

官方说周宇驰利用这个手令“骗到”一架直升机外逃,逃跑失败后自杀。俗话说死无对证,如何证明九八手令就是刺杀指令?何况横写,竖写两份手令孰真孰假都没搞清楚。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70 Seconds and 7 DB Queries in 0.004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