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美食指南: 江南的夏日,再鲜不过“六月黄”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江南夏日,再鲜不过“六月黄”


六月黄,成就了一趟舌尖上的惊艳之旅,正是江浙人偏好的一口。

*本文为「三联美食」原创内容




『六月黄,成就了一趟舌尖上的惊艳之旅,正是江浙人偏好的一口。』

作者?/ 申功晶

江南六月,天气溽热,食欲匮减,老苏州对饮食讲究“夏宜清淡”。少了大鱼大肉的餐桌,似乎缺了一抹鲜味。


提起篮子逛至菜市场,但见一个个小螃蟹口吐泡沫,正爬得欢跃。忽而想起本地一句方谚:忙归忙,勿忘“六月黄”。这“六月黄”俗称“童子蟹”,正处于螃蟹的“青少年期”,其个头小,体内蟹肉尚未长丰,不同于成年大闸蟹的丰腴肥美,却攒了一腔流脂蟹黄,它壳软肉嫩鲜甜、蟹黄饱满多汁,苏州有句方言:再鲜不过六月黄。诚然,“六月黄”成了老苏州餐桌上佐酒下饭的一味好物。

记得还在上小学时的一个暑夜,堂叔提了一网“六月黄”,递给父亲:“乡下亲戚刚捕的,给孩子尝尝鲜”。我正趴在桌上温书,抬头瞄了一眼网袋里的螃蟹,个头不及普通大闸蟹的一半大,真心佩服苏州人,这么小巧的玩意儿也能翻吃出花样来。

父亲用毛刷在清水中将它们一个个洗干净,纵向一切为二,掏出肚肠、内脏,在横切面上沾些许面粉封口,放入油锅中炸至蟹壳泛红,加入葱、姜、黄酒、酱油等佐料大火煸炒,待汤汁烧沸,加入切片年糕翻炒均匀,以小火收稠汤汁,一碗浓油赤酱的毛蟹炒年糕上桌。吃起来讲究次序,先夹年糕片,此时的年糕吸足了螃蟹的鲜味和调料的香味,酱香诱人,反倒有一种喧宾夺主的意味。趁热咬一口,鲜香软糯入味,吃完年糕,再用手抓吃毛蟹,唇齿并用,剔壳吸肉,品吮着丝丝缕缕的蟹鲜之味。




纪录片《风味人间》

父亲这道“毛蟹炒年糕”的手艺灵感源自于祖父爱吃的一道下酒菜“面拖蟹”。当年,祖父在外忙活一天后,拖着一身疲惫回到家中。厨佣忙将备好的酒饭端到二楼书斋,酒是一壶上好的桂花米酒,下酒菜有荤有素,诸如油爆虾、田螺塞肉、小葱拌豆腐……

待到“六月黄”上市,他会特意去菜场挑几只六月黄,洗净、切爿,掏除腮、胃、肠,用水调和一小碗面粉加点食盐拌匀,截面蘸满干面粉,放锅加油几十秒煎制封口。加葱、姜一起煎香,用中火烧热砂锅放油,将沾了面粉的螃蟹放入锅里煎炸,待颜色变红后取出、沥干。再用面粉加入少许冷水和打碎的新鲜鸡蛋调成面糊,以蛋面糊裹住蟹块下锅油炸,再回锅炒香勾芡入味。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