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光环失色 百万海归求职出路在哪?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来到五月,一年一度的“春招”也即将进入尾声。


  在陈洁仪所在的校友群里,最近“找工作”成为讨论热度最高的话题。尤其是每次有人顺利拿到“offer(录取通知)”晒到群里的时候,都会涌上一群人急着询问相关攻略。眼看“春招”就要进入尾声,还没有成功“上岸”的陈洁仪心里不免有些慌张。

  学习数字资产与媒体管理专业的陈洁仪在今年1月底回国。与一些提交了毕业论文之后就回国参加“秋招”的同学不同,她抓住工作前最后的一点空闲时间与几个朋友游玩了欧洲,在参加完毕业典礼之后才回国找工作。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囿于疫情和今年的就业形势,她的求职之路并没有预想的那样顺利。


  自春节过后,陈洁仪大大小小海投了四五十家公司,参加了十几个企业的笔试、面试。在落选了几家心仪的公司后,陈洁仪又拒绝了两家薪资与她预期有差距的offer。如今,摆在她眼前的选择已经十分有限。

  在校友群里,与陈洁仪面临同样窘境的留学生(专题)不在少数。他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状,海外镀金的光环正在失色,与留在国内学习的同学相比,他们就业的优势正在减少。

  

  “海归(专题)”光环失色,留学生失去用人单位青睐

  智联招聘近期发布的《2021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下称《海归就业报告》)显示,83.1%的海归认为在国内求职难度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高校毕业生期待进入的行业或公司门槛正在变高。一位任职于人工智能公司的HR告诉记者,由于公司刚刚起步,急需具备经验或业务资源的人才来带动业务发展,因此更倾向于社招而非校招。具体到应届毕业生招聘,也更倾向于有过长期实习经验的学生而非初出茅庐者。

  《海归就业报告》显示,国内海归优先的职位数持续减少,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别同比减少25.4%、23.5%、0.4%。分企业类型来看,2021年,往年容纳留学生就业占比超过一半的民营企业提供的海归优先职位数同比减少2.3%,股份制企业、国企提供的海归优先职位数同比分别减少8.7%和3.6%。


  相比国内高校毕业生, 缺乏实习经验成为国外留学生最大的短板。尤其是一年授课制的研究生,很少有相关企业实习的经验。此外,各个国家对于留学生的打工时间也有一定的规定。如澳洲要求法定打工时间一周不得超过20小时,这也让留学生很难有机会在读书的同时获得实习机会。

  作为一家大型科研机构的招聘负责人,黄莉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自己从事招聘工作已近10年,该 企业对于留学生招聘的门槛一再提高。10年前同等条件的留学生,如今可能连简历这关都过不了。

  “过去留学生相对较少,大家对国外院校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如果应聘者有海外留学的经历,肯定是会加分的。但是近年来,随着留学生人数的增多,海内外信息的互通,我们对留学生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很多。”黄莉表示,以她所在的机构为例, 现在招聘海外留学生不仅要看该学生毕业院校的国际排名,还要重点考察学生论文的完成情况。对于顶尖院校毕业,有一定研究成果的海外毕业生,在市场上仍然是十分抢手的。

  “其实就和我们招聘国内毕业生一样,优秀的人才仍然是很吃香的。只是过去我们比较迷信‘留学’这件事,现在相对变理智了。当然,如果是很优秀的海归,我们开出的条件还是会相对优渥一些的。”黄莉说。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7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3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