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時代灰 最後落在了魯迅的子孫頭上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魯迅的妻子許廣平的去世,是魯迅家族命運的轉折點。


  家道從此敗落,冥冥之中的魯迅,不知對此該做何想?

  周家不能再住魯迅用稿費買來的位於北京的那個獨家大院兒了。


  這究竟是為什麼?

  他們搬到了一個比原來小得多的地方。這事兒有點奇怪,魯迅既不是地主,也不是資本家,更不是國民黨的官吏。他的家是魯迅用自己的稿費購買的,這所宅子是他辛勤耕耘的勞動收入,為什麼不能再是他自己的私人財產?

  1949年後的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明文規定,住宅是受法律保護的私有財產!

  周令飛1953年生於北京,魯迅先生的長孫,1969年北京景山學校畢業,16歲參軍,並在部隊中加入共產黨,曾在東北高炮某部當兵,後到解放軍畫報社當攝影記者,轉業後到人民美術出書社任職。

  部隊大熔爐的歷練,特別是翻雲覆雨的政冶形勢,讓周令飛逐漸覺醒。

  在他的身上,“魯迅的基因”爆發了。他開始獨立思考,絕不隨波逐流,像魯迅一樣,用犀利的語言和文筆,為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思考。

  

  神似魯迅的周令飛

  周令飛對文革的反思與批判,即使今天讀來也是擲地有聲,入木三分!

  他說:“今天的‘指令’轉眼之間就作廢了,明天的‘原則’後天又變成狗屁不如的廢話,這種翻來翻去的變化,使得人民多少都有點‘神經質’。

  無論什麼事情,人們都習慣考慮前因後果,計算利弊得失。談話時謹小慎微,‘坦然相見’肝膽相照,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1980年,27歲的周令飛,和他的爺爺魯迅一樣,去日本出國深造。不過他學的不是醫學,而是日本富士電視台進修電子媒體。

  回憶這段時光,周令飛寫道,在日本留學時,他發現,與台灣同學相處要容易很多,不必高具戒心,精神上覺得放松許多。

  他為此感到痛心:“中華民族原是樸直而單純的,人與人的關系原是親切而和善的,十年文革,使人民的性格,起了很大的變化,沒有一個人敢於輕易相信對方。”

  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樸直單純變為復雜猜忌的情勢,已經深入中國人骨髓,是“深入民族靈魂的傷痕”,只怕幾代人都無法醫好。


  而這才是最大的災難和最深的苦痛,也給後人留下最慘的教訓。

  周令飛還認為,如果祖父魯迅活到今天,會不會成為一個時代的旗幟?不得而知。

  改變周令飛命運的重大事件,是他在日本求學期間,愛上了他的同學,一個美麗的台灣姑娘。

  周令飛是80年代初最早的“涉外婚姻”的當事人之一。

  說這是涉外婚姻,是否有點勉強?他擇偶的對象不是外國人,而是一位台灣姑娘。

  這本來是一件既很平常又很正常的事,可在那個“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年代,卻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被扣上了“投敵叛逃”的帽子!

  1970年代末,國家准許自費出國留學。他和妹妹周寧申請赴日留學。申請報告交上去以後,有關部門最初不批准,後同意“公派自費”,即他的出國是由公家派遣,費用自己籌集。

  從此,他們兄妹進入改革開放後最早的出國留學生行列。

  周令飛到日本以後,最初感到學業緊張。十年文革讓他失去了讀書的機會,來自台灣的女同學張純華伸出援手,幫他補課。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2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4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