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劉翔: 孫海平重談劉翔08年退賽:壓力巨大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運動員最終都是要失敗的,或者說,人最終都是要失敗的。對於教練孫海平來說,他和劉翔共同締造的那個輝煌時代已經過去了,他們經歷了很多事,最好的和最壞的,在漫長的時間裡,肉體和意志都有所消磨,有所退讓,但好在,總有年輕人正在成為最好的樣子,那給人帶來信心與希望。


  “第八個欄”

  看比賽的時候,教練孫海平習慣坐在和第八個欄齊平的看台位置。那個欄距離起點77.7米,距離終點32.3米,在110米欄這個項目中,那是絕大多數運動員體能開始下降、速度變緩的地方,在他眼裡,也是決出勝負的地方。


  

  孫海平在跑道邊觀察徒弟的動作

  在他的理解裡,歸根到底,110米欄是一場田忌賽馬的游戲。全程可以劃分為三個跑段,從起點到第三個欄(32米)為起跑段,這段不太重要,也不是訓練的重點,“不輸即可”。第四個欄到第七個欄(45.7米)是中間加速段,絕大部分運動員會在第六個欄達到最高速度,曾創造世界紀錄的劉翔——孫海平最知名的弟子——能在這裡跑出每秒9.37米的速度。第七個欄稍作調整後,他們會在第八個欄開始第二次加速,這是最為關鍵的沖刺段。比起最高速度,運動員在這一段的體能和速度都出現了下降,如果為他們畫一條曲線,下降快的和慢的會在這裡形成一個剪刀差,孫海平全部訓練的目的都是為了讓自己的運動員成為剪刀靠上那條線。“誰能在這一段扛住,減速不那麼明顯,誰就能贏。” 他說。

  曾經劉翔在這條曲線上打敗了所有人,創造了奇跡,但那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9月22日晚上,在西安奧體中心,全運會110米欄決賽上,上海隊的謝文駿完整再現了這樣一條曲線,這是孫海平帶了10年的運動員。他的起跑不算太好,比最快的對手慢了0.04秒,前五個欄一直落後一到兩個身位,但他展現出了強大的後程能力,在第八個欄追平了他的對手,在第十個欄完成了反超,最終以13秒37的成績獲得了這枚金牌,這也是今年以來中國男子運動員的最好成績。

  孫海平坐在看台上,輕輕松了一口氣。他是個不習慣展現激烈情緒的人,面對贏或輸,都顯得克制內斂,2004年劉翔在雅典奧運會上奪冠的時候,他也沒有像旁邊的央視記者一樣手舞足蹈,還是靜靜地坐在看台上。那些輝煌歲月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他現在66歲了,退休六年,依然還在工作,經歷過無數次比賽,眼前這場比賽很難讓他動容了,但這場勝利仍然是有意義的:它以一種驚險的姿態挽留住了上海田徑隊某種習慣性的榮譽和尊嚴。

  

  上海市第二體育運動學校校門口大屏幕上滾動播放謝文駿在第十四屆全運會上奪冠後,與師父孫海平登台領獎的鏡頭

  在上海莘莊基地,田徑隊訓練場外的玻璃櫥窗裡貼著一張藍色的表格,上面列了上海田徑隊自1959年至2017年共13屆全運會(四年一屆)拿下的32枚金牌,每一行列名了項目、運動員和教練的名字、成績、時間、地點。如果仔細審視這張表格,可以從中看出上海隊的優勢項目在58年裡的變遷,從跳高、跳遠、短跑到中長距離跑,運動員和教練的名字在不斷地更換,同一個的名字最多出現兩三次,然後就被更年輕強健的肉體替代。那是新陳代謝的必然規律,但110米欄和孫海平的名字近乎執拗地違背了這個規律,自1993年以來,每隔四年,孫海平的名字都會出現一次,一共出現了7次,他執教的運動員陳雁浩、劉翔和謝文駿在不同的時期統治著這個項目,拿下了自1993年第七屆全運會以來的全部金牌。



  陳雁浩2001年退役,現在在上海田徑隊擔任教練,他身材高大,退役多年,仍然保持著運動員的精瘦身材。他告訴我維系一個項目的穩定成績有多麼困難,他用跳高舉例,那是上海隊以前最強勢的項目,三次打破世界紀錄,但等那位世界冠軍在1988年退役之後,“幾十年裡這個跳高就沒起來過,一直敗到現在。”陳雁浩說,“但是跨欄,我師父(孫海平)帶了一批又一批,一批又一批,我們跨欄至少在這個方面的話還是維持著,不說在世界了,在中國和亞洲還是維持在最高的水平,他是功不可沒的。”

  但事實上,110米欄依然面臨和跳高類似的命運。2001年陳雁浩退役;2015年,劉翔退役,他拒絕了當教練的提議,回歸到了安靜低調的生活。這一屆的全運會冠軍謝文駿31歲了,在田徑賽場上,這個年紀被認為已經進入職業生涯的末期。這個項目正在變得寂靜,以前在上海舉行比賽,跨欄的選手總是很多,每組6到8人,至少能分出七八組,現在大概只有一兩組人。

  對於孫海平,這是一種恍然而至的疑惑,“慢慢慢慢的,若幹年以後突然感覺到,怎麼人沒了?”

  整體的競技水准在下降,謝文駿在全運會上的13秒37是本賽季最好的成績,但他告訴我,這在他剛開始訓練的時候是不可想象的,他曾和劉翔一起訓練,經歷過中國跨欄最輝煌的時代,“那個時候13秒3幾只能拿全國前八名。”

  孫海平曾在一次內部討論會上計算過:中國目前最頂尖的水平,距離世界大賽前八有0.1秒的差距,距離領獎台有0.2秒的差距,距離冠軍有0.3秒的差距,當然,“還得是發揮出最高水平的前提下。”

  0.1秒是一個普通人感覺不到的時間流動,但在競技體育裡會造成巨大的差距,在110米欄,0.05秒就是一個追不上的距離了。謝文駿告訴我,跑進13秒30之後,之後每前進0.05秒都是一個巨大的坎兒。那意味著運動員需要對動作的細節有更好的領悟,往往需要以年為單位的訓練時長,且不排除止步於此的可能。 對教練和運動員來說,那都是一條艱辛而漫長的道路,有如翻越刀鋒。

  

  孫海平的徒弟正在訓練

  孫海平不是必須要面對這些困局。2015年是他退休的年份,他60歲了,心臓和胃狀況都不好,做過幾次手術,還有高血壓,有時候會感到胸悶氣短,習慣隨身帶著速效救心丸。領導挽留他,他同意了。

  體育關乎自我意志和自我實現,不僅僅是運動員,教練亦然。“我為什麼一直還在這個崗位上面,還在幹,我就想能不能再找一兩個這種天賦條件比較好的,能再帶出幾個高水平的,把我們這個項目慢慢再回升上去,在世界比賽中間,我們中國跨欄還是能有一席之地。”孫海平說,“那時候我就可以退了。”

  “不受傷的運動員不是好運動員”

  孫海平每天早上6點45起床,第一件事是吃藥,有三種藥,降壓藥、胃藥,還有控制心臓早搏的。吃完早飯之後泡杯茶,開始看訓練計劃,他現在帶四名運動員,需要為每一個隊員制定針對性的訓練計劃,19歲的小隊員秦偉搏肌肉質量不算太好,他正在想辦法幫他增強。另一名隊員曾建航在今年4月受了傷,正在做一些康復性的訓練。

  從上午八點半開始,孫海平會在訓練場待上三個小時。場地巨大而開闊,主體是一條150米的環形跑道,右側是一條120米的直道,這是他們日常訓練的地方。

  



  孫海平和同事准備入場訓練學員

  孫海平有一個特殊的習慣,站在跑道邊,運動員每跨一個欄,他就跟著節奏吼一聲,“噠!噠!噠!”聲音聽上去很精神,不像是一位六旬老者,這個聲音也會讓運動員興奮起來,肌肉收縮的力度和速度也會變大。

  訓練間隙,孫海平會在側門處抽根煙,他是細致的上海人,隨身帶著一個小小的金屬盒,用來裝煙灰。這種細致也會表現在訓練中,秦偉搏下欄後腳跟支撐的角度,差了一點,他用手指比了大約一厘米的高度,說:“你還要撐得再高一點。”

  

  孫海平煙癮最大時一天三包,現在減少到約一天一包

  准確,細致,都是一個好教練應該有的特質,但那不是孫海平最大的特點。23歲的曾建航已經跟著孫海平訓練了6年,他的口音有明顯的廣東腔,是個愛笑的小伙子,目前世界排名64,是謝文駿之後排名最高的中國運動員。他告訴我,許多運動員都曾跟孫海平短暫訓練過,開始的時候總是信心滿滿,聽到除掉熱身,每天就訓練兩個小時,就很詫異:“那也太輕松了吧。”在他們的概念裡,上下午都訓練是很正常的事情。曾建航每次都等著他們發現孫海平訓練背後的殘酷內核,練幾天之後,對方有點撐不住了,“你們這邊的強度怎麼這麼大?”

  孫海平不喜歡長時間、低強度的訓練,信奉短時間、高強度的刺激,只有那樣,才能實現“第八個欄”的成功。曾建航比較過一位外教和孫海平的不同,以跨欄練習為例,外教只要求他拿出70%左右的體力跑,跑完一趟休息一會兒再跑下一趟,“強度很小,跟熱身一樣,感覺很輕松。“ 在孫海平這裡,次數不多,但對每一次的力度和速度要求都很高,“他要求你在一個不適應的強度上再去頂一下。”曾建航說。

  

  孫海平指導徒弟曾建航動作要領

  62歲的盛越銘和孫海平在一起工作了二十多年,是他的副手,他在前年退休,現在生活裡最重要的事情是每天接送孫子上網球課,他聲音洪亮地告訴我:“海平的理念就是要練就以最高的強度,每天付出100%的體能。”

  不是所有人都能適應這種訓練,謝文駿記得自己2007年剛開始訓練跟著孫海平訓練的時候,有七八個人一起練,到最後只剩下一半人,“你會始終處於一個邊緣狀態,就是拉傷和不拉傷之間的狀態,你自身要有一個比較好的恢復能力,才能夠去適應這樣的強度。”曾建航說,在強度更大的冬訓期間,他的隊友常常“全軍覆沒”。

  在孫海平看來,肌肉拉傷是正常的事情,“不受傷的運動員不是好運動員……作為競技體育來講,是在不斷地沖擊極限,如果每天都低強度練,肯定練不傷的,但是你永遠就在原地踏步。你一定要是往上沖的,那往上沖的過程裡面肯定會受傷。”



  盛越銘告訴我,在上海田徑隊的短跨組,所有人都知道孫海平這一組是最累的。他有一些自己獨創的訓練動作,比如髖關節力量的加壓(髖被孫海平認為是跨欄這項運動最關鍵的部位,被認為是發動機),運動員趴在一個高台上,直腿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力量往上抬,教練則要使勁按住他們的腿,雙方做對抗,15次一組。那不亞於一場肉搏。通常這些練習孫海平會自己給運動員做,幾組下來, 每個人都筋疲力盡。

  

  孫海平指導徒弟鍛煉體能

  田徑中心曾經找到一個大學,希望研究出相應的訓練器械,對方最後做出來了,但力度和頻率不甚理想,還沒有孫海平自己快。其他教練組也嘗試著用類似的方法練,但做著做著就放棄了。

  孫海平的助理教練周斌告訴我,過年其他組會放四五天假,他們只放兩天。今年國慶,其他組放了七天假,他們只放了一天。孫海平幾乎不曾缺席過訓練,去年孫海平做了胃部手術,下午三四點鍾出院,第二天早上出現在了訓練場地。有一些活動邀請,他能推則推,推不掉的便要求當天往返,這種當天往返甚至包括了自己的家,他一周找個時間回去,怕第二天早上堵車,當晚要回田徑隊的宿舍。

  “他不要家的。”一位訪談對象告訴我,語氣聽上去不像是一種贊揚。

  孫海平對隊員的要求也是一樣的,體能絕不能浪費在別的、沒有必要的地方,比如喝酒,比如抽煙,比如談戀愛,在這些事情上,他展現出一種近乎苛刻的嚴格。有一次一個小隊員談了個對象,孫海平隱晦地說了幾次之後沒有效果,他把小隊員叫到了辦公室,語氣依然是平靜的,他給了對方二選一的抉擇,“如果你確實放不下的話,再練也沒意思了。”小隊員掉了很多眼淚,回去想了想,還是結束了戀情。

  所有隊員都管孫海平叫師父,幾個訪談對象形容他時,都用到了父親這個詞,孫海平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是和藹的,但他們內心對他仍然有懼怕,秦偉搏關於孫海平印象最深刻的場景,是他足足積攢了三天的勇氣,才終於敢告訴孫海平,這個強度實在是扛不住了。

  “他不是個優秀的運動員”

  運動員是教練的作品,孫海平喜歡看著他們變得更快更輕盈。他是個生活有點枯燥的人,幾乎沒有消磨時間的愛好,他把幾乎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投注在訓練上。這種看上去幾乎像是執念的行為方式,也許來自於他對於教練這一職業的理解:“找到一個有天賦的運動員,把全部精力集中在他身上,努力把他培養成一個世界級的運動員。但從更深的層次來講,那還來自於孫海平自己的挫敗感:用盡全力也不能跑得更快。

  孫海平曾當過8年的跨欄運動員,從15歲到23歲,他是上海體工隊的隊員。盛越銘是和孫海平同期的運動員,他們常常能在比賽上碰面,在他印象裡,孫海平技術不錯,但肌肉素質不行,比賽的時候總是輸,盛越銘能跑14秒5,孫海平則一直在15秒門外徘徊不前,“他不是個優秀的運動員。”盛越銘說。

  




  孫海平指導弟子們進行正反跑訓練

  但孫海平極其要強,他練得很刻苦,那時中國體育推崇“三從一大”的訓練原則,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進行大運動量的訓練,孫海平一天四練,每天練滿,從早上六點練到晚上9點,盛越銘記得,有一次孫海平連續跑了100個100米,那不是跑了10公裡這麼簡單,而是100次的全力沖刺。跑道還是煤渣鋪的,摔倒了煤渣會嵌到肉裡,長好以後永遠是黑色的,直到現在,孫海平膝蓋上都有黑色的小點。

  但在110米欄這件事情上,竭盡了全力,也不代表就能成功。“他練得最苦,但成績估計是組裡最差一個。”盛越銘說。

  後來,孫海平受了傷,骨盆前方的恥骨處掉了一塊骨頭,卡進肉裡,每次跑步的時候都疼,不得已選擇了退役。到現在孫海平依然記得退役時的憤懣和不情願,這成了他後來當教練的原因,“我就想弄明白,為什麼我這麼練練不出來。”

  90年代,孫海平開始帶著隊員出國參加比賽,感受到了巨大的差距,“一般大賽跑3槍(預賽、復賽、決賽三場比賽),奧運會要跑4槍,那實際上我們當時的運動員只能跑1槍。”他希望能從能從這種失敗裡學到點什麼,為此下了血本,當時教練的工資並不高,一個月幾百塊錢,他買了一個兩千多的灰色攝像機,當時隊裡只有他擁有如此先進的設備,每次出國,他舉著那個攝像機把所有的比賽都拍下來,回來反復看。

  

  孫海平經常通過視頻記錄、分析徒弟們的動作

  在一場比賽上,他注意到了一位古巴運動員,世界排名很靠前,做准備活動時,孫海平盯著他看。他發現對方做准備活動時強度非常大,那讓他感到詫異,那代表對方平時訓練的強度就很大,“如果平時訓練不是這麼練的話,他比賽不敢這麼做,因為馬上要比賽了嘛,他還敢這麼做,說明他平時已經習慣了(這個強度)。”

  後來以高效律、高強度為核心的訓練開始於那時,孫海平告訴我:“我當了8年運動員,當時我的訓練狀況和他們那個比,完全是不同的,我們那時候練了很多很多,就從早練到晚,但強度和質量其實都不高,所以我後來才會要求他們,高質量高效益地完成動作的時候,要在力度、速度都很高的情況下完成練習。”

  90年代末,盛越銘變成了孫海平的副手,他倆住一個雙人宿舍,他記得孫海平每次從國外回來,總是會帶很多英文資料,孫海平只懂一點英語,大部分要靠查詞典翻譯,他會和盛越銘商量著設計了一些新的動作,加壓就是在那個時候想出來的。那時候孫海平話不多,但是坐下來可以坐半天,不斷變著花樣兒給運動員試新的動作。

  1998年,在一堂青少年訓練課上,他遇到了15歲的劉翔,那個少年高而瘦,剛從短跑轉來跨欄,他的技術動作並不出色,也不是跑得最快的,但孫海平注意到,他的節奏感很好,踝關節也很有力,他把那個孩子招進了隊裡。

  曹靖是和劉翔同期訓練的隊員,他現在也在上海田徑隊當教練。孫海平的訓練方法在他們身上很快展現出了效果,他告訴我,上海田徑隊最輝煌的時刻是在2001年的第九屆全運會,四名運動員都進入了決賽,現在回憶起來,他還是興奮的,“四個上海隊的,我們從來沒有一個項目有決賽能進那麼多人。”也正是在那一次運動會上,劉翔嶄露頭角,擊敗了陳雁浩,完成了這個項目霸主的更替。

  曹靖回憶起那些年的訓練,有一種受苦受累但又朝氣蓬勃的感覺,大夏天他和劉翔等人光著膀子在室外跑,氣溫有三十七八度,路邊沒有樹提供陰涼,每跑一圈,孫海平和盛越銘會拿著澆花的大噴壺對著他們噴,給他們降溫, “跑一次過來給你噴一壺,跑一次過來給你噴一壺。”



  

  孫海平指導徒弟們腿部動作要領

  有一些想起來會大笑的時刻,2002年,曹靖和劉翔、譚春華,還有一位200米全國冠軍楊耀祖,代表華師大去參加大學生運動會,四個人組隊跑4X100米接力。他們對這次比賽信心滿滿,甚至覺得有點欺負人,畢竟一個隊裡有三個冠軍有些過於豪華了。比賽開始前,曹靖感覺自己腿部肌肉有點緊,但沒怎麼在意,譚春華是第一棒,但沒能拉開差距,曹靖第二棒想著發點力,結果啟動之後用力過猛,直接拉傷了大腿後肌,蹲在地上起不來,第三棒的劉翔看傻了,這支強大的隊伍最終拿下了最後一名。

  曹靖永遠跑不過劉翔,他穩定地居於前三,從來沒有拿過第一,有一次比賽前會跟孫海平開玩笑,能不能讓劉翔松一松,讓我拿個冠軍。曹靖有時候想,對於跨欄運動員來說,和劉翔身處一個時代無疑是個悲劇,但那又是一種極為公平的殘酷,“跑不過就是跑不過,也沒什麼好冤枉的。”


  一個運動員的巔峰時期是什麼樣子的?曹靖讓我去看劉翔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前三槍,他一種極其輕松的姿態跑出13秒2幾的成績,“像散步一樣”。輕松,但也殺氣騰騰,“那個狀態,就是殺紅眼了。”決賽時,上海田徑隊組織大家一同觀看,競猜結果,曹靖覺得,以劉翔那樣的狀態,可能會因為用力過猛摔倒,而如果沒有摔倒,他應該會破世界紀錄。

  2004年8月28日,雅典,奧林匹克體育場,在那場後來被載入中國田徑歷史的比賽上,21歲的劉翔以12秒91的成績平世界紀錄,拿下了奧運金牌。

  看台上的人已經瘋了,而孫海平還是克制的。在那個人生的非凡時刻,他慶祝的方式很低調,那天晚上和另外一位教練開了一瓶茅台,連酒杯都沒有,就著瓶蓋,喝到了凌晨四點鍾。

  “運動員的下場都不好”

  劉翔穿著紅衣奪冠的那張照片後來貼到了曾建航的床頭,每天起床都能看到,那是他痛苦時刻的微小安慰。

  他在今年4月底的一場比賽上受了傷,在熱身時用力過猛造成右髖撕脫性骨折。對於一個跨欄運動員,這個部位的傷幾乎是致命的。而就在受傷前,他還在不斷刷新自己的最好成績,今年四月長三角田徑精英邀請賽上,他以13秒43的成績奪冠,比最好成績提高了0.02秒。

  

  孫海平指導徒弟曾建航熱身

  曾建航向我形容那種越來越快的感受,肌肉強健,內心自信,仿佛只要自己想,就能做得到,隊內測試的時候,他跑過13秒32,在國內,那是可以奪冠的成績。這場意外意味著他高歌猛進的征途不得不中止了,他錯過了8月的奧運會、9月的全運會,而下一次還要再等待四年。



  手術後,他在床上躺了三個月,腿不能動彈,很疼,翻個身都喘不過氣來,有時候半夜三更會痛醒。比這更痛苦的是看到體育新聞,那些他認識的人還在比賽,“我感到我躺在床上是一個廢物。”他的體重從80公斤掉到了75公斤,他能感覺到大腿側面的肌肉在松弛、萎縮,他失去了過去幾年訓練的成果,他想著,也許以後再也跑不了了。

  孫海平有時候會來陪他,他是個內斂的人,不擅長軟語安慰,只是坐著陪他聊兩句天。曾建航只記得孫海平有一次跟他說,“我不會安慰運動員,但是以後有一天你站起來,有更好的成績出來的那一刻,你就知道前面的堅持是值得的。”

  曾建航每天能看到劉翔那張照片,他想,照片上的那個人也曾跟腱受傷,但最終還是站了起來,自己是不是也可以?

  對於年輕的運動員來說,劉翔的傷是一個全然的勵志故事,但對於孫海平來說,那可能要復雜得多。

  2007年大阪世錦賽之後,劉翔的右腳跟腱開始出現疼痛問題。那場比賽他以12秒95的成績拿下了冠軍,但孫海平印象更深的是在檢錄口發生的一幕,劉翔緊緊握住他的手哭了,他能感覺到劉翔內心的重負:“他一定是感到這一段時間比較困難,特別不容易。除了訓練場、公寓,沒有地方去,人總要發泄一下,男人一般都喜歡喝酒、聊天、唱歌放松,但他哪都去不了。”

  那本應是他倆最春風得意的時刻。2004年奪冠之後,劉翔拿遍了110米欄幾乎所有重大比賽的冠軍,成為了這個項目歷史上的第一位大滿貫選手。那是他們的光輝歲月,孫海平告訴我,2006年,在瑞士洛桑,他以12秒88的成績打破了沉寂13年的世界紀錄,孫海平記得,劉翔當時信心滿滿地告訴他:“師父,我還會更快的。”

  

  體校田徑館入口處,櫥窗裡的劉翔

  在競技體育中,田徑有其特殊性,比起一些更注重技巧的項目,它不花哨,是一種更加硬碰硬的比拼,速度、力量、爆發力…在這些身體的絕對天賦上,亞洲人並不占優勢,這限制了這個群體從事田徑項目的上限。在這樣一個中國重視但一直處於弱勢的項目上,突然出現了一位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運動員,在最開始那的確讓人熱血沸騰,劉翔鼓舞了無數人,很多小運動員因此轉練跨欄。但接著,事情會開始變得復雜,勝利帶來榮譽、金錢、萬眾的追捧,以及,無形卻巨大的壓力。

  孫海平回憶:“後面我們確實碰到了一個問題。劉翔不能輸的,你必須每場比賽都是拿冠軍,但是運動員起起伏伏是很正常的,2004年之前,有些小比賽我可能不會讓他調整,只是作為一個訓練去參加比賽。但是後面就不行了,後面就是你有一場你就得拿下。每場比賽,你都得要去使勁。”

  孫海平常常感到如履薄冰,他對外說話越來越謹慎,不敢把劉翔拔得太高,“把自己擺在太高的位置,你將來怎麼應付比賽?你總有失手的時候,後面那麼多比賽,你不可能每一場都能拿下來。”

  這種壓力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達到了極致,那是中國第一次舉辦奧運會,崛起中的東道主雄心勃勃要向世界展示自己,110米欄這枚金牌被認為是這種展示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位領導曾以開玩笑的語氣跟孫海平說:“2008年上海什麼金牌都可以丟,但劉翔一定要拿下。”2008年接受China daily采訪時,孫海平提到,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的一位官員告訴他:“如果劉翔北京得不到金牌,他此前的成績就會變得毫無意義。”

  “我們的壓力之大,歷史上從來沒有過。”孫海平說。

  對劉翔的保護展現了對這塊金牌的志在必得。據當時媒體報道,奧運會之前成立了“2008劉翔備戰工作小組”,成員基本上由國家體育總局的工作人員組成,分為生活保障組、科技攻關組和指揮決策組,全面負責劉翔的訓練、比賽和生活,孫海平只主管劉翔的訓練。



  為了避免意外受傷,體育總局嚴格禁止劉翔駕車,保障組的組長李國雄成了劉翔的專職司機,每天開著一輛黑色凱迪拉克,全職接送劉翔訓練和外出。為使劉翔的訓練不被打擾,相關部門甚至安排了30名武警對劉翔進行貼身護衛。

  很多人都覺得這塊金牌穩操勝券。中央電視台奧運頻道副總監岑傳理在當時接受采訪時說,在央視的轉播計劃裡,劉翔如果在成功衛冕110米欄冠軍,他將迅速乘坐一輛全鍍金奧迪A8轎車以最快速度從“鳥巢”體育場到達中央電視台新台址演播大廳,空中用直升機進行跟蹤直播,“我們要讓奪冠後的劉翔第一時間出現在全國電視觀眾面前,並與全國人民一起分享那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但事實上,劉翔正在被傷病困擾,他的跟腱時好時壞,孫海平告訴我,當時選擇了保守治療,也就是繼續帶傷訓練,“他的那個疼痛感,慢慢在加劇,但那時候又不能停,不能停下來給他養。如果停下來養的話,奧運會根本就上不了場了。”

  他每天陪劉翔訓練,他記得劉翔痛的時候會五官皺在一起,齜牙咧嘴。到底有多疼呢?2008年奧運會結束之後,他陪劉翔美國做手術,從跟腱裡取出了四塊鈣化物,大的長1厘米,小的有米粒大,主刀醫生告訴他,“那個鈣化物就像個刀片一樣,卡在跟腱上,只要跟腱一收縮,它就像一把刀在割一樣。”他告訴我,“但劉翔忍受了那麼長時間。”

  

  孫海平指導弟子秦偉博

  臨近8月17日的奧運會預賽前,劉翔的跟腱狀況在訓練中突然加重。比賽前,孫海平做了最後一次努力,找了一位大夫給劉翔右腳跟腱做按摩,希望用以痛止痛的手法,造成局部麻木。做按摩的時候,孫海平抱著劉翔劉翔渾身都在抖。在檢錄區等待的時候,很多人看到劉翔發瘋似的把腳往牆上踢,人們不明白發生了什麼,只有孫海平知道,在等待時,那種麻木感正在消失,劉翔試圖再次“以痛止痛”。

  這種努力在最後被證明是徒勞的,2008年8月17日,北京鳥巢,9萬人座無虛席,劉翔低著頭走出了賽場,選擇了退賽。

  “孫指導,您跟劉翔情同父子,他下來之後,你的心裡感受是什麼?”在賽後的新聞發上,一位女記者向孫海平提問。

  孫海平回答:“他一直在堅持,一直在玩命。”他提到了劉翔的傷勢,但沒說幾句話,他抬起右手捂住眼睛,泣不成聲。熟悉他的人在電視上看到了這一幕,他們從未見過他如此形於外地表達悲傷。

  在發布會前,孫海平看到了劉翔,那個年輕人趴在訓練上,無聲地在哭。在過去將近十年裡,在還沒有被這麼多榮譽、目光和人圍繞之前,他和劉翔一直在一起,相處時間甚至超越他們各自的家人。劉翔被體校的大隊員欺負,不想練了吵著要回家,是孫海平把他帶了回來,給他換宿舍,保護他不再受人欺負。在經濟狀況並不寬裕的時候,孫海平想盡辦法給劉翔弄了一雙跑鞋,他穿了很多年。他們兩個人單槍匹馬出國比賽,英語都不好,一起經歷了許多波折。劉翔有時候會叫錯他的父親,他叫的是“師父”。在跨欄上,劉翔無疑是天才,很多教練窮其一生也無法遇到如此天賦的運動員,他早早就懂得珍惜自己的天賦,自律,勤奮,除此之外,孫海平最欣賞劉?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已經有 8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8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3 游客 [所.五.納.誦] 2021-12-06 12:25
    劉翔08奧運出場已經比過去看得出的發胖了,可見,決定裝病放棄,已暗中早有定論,不然決不會讓劉發胖的!!!
    評論2 游客 [所.五.納.誦] 2021-12-06 12:17
    看過劉翔事後為騙愚民憤怒而發的腳部X片,只是跟腱當中有小部分鈣化而已,已請美國名醫作了顯微手術取出,其後留美休養,訓練了很長一段日子,本該沒多大的事了! 真像可以合理推測,應是在賽前做內部測試,肯定超不過其他競爭對手,拿不到冠軍,但牛已經吹得太大,代言壓力也太大,只能靠托病來解套,於是上演了一幕騙劇!!
    評論1 游客 [所.五.納.誦] 2021-12-06 12:04
    垮欄要出成績,必定要找個高腿長的人培養,劉翔,和現在的兩個徒弟都是,比同賽的外國運動員還高,這是占優的先天條件! 文中揭露了為劉拿08奧運冠軍,舉國體制花的不計成本的支出,可換來的卻是一場表演欺騙!! 劉翔的跟腱鈣化,不會如所說的那樣痛!看多很多肌腱鈣化的病人,甚至自己根本不知道,拍片才被意外發現。所以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97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