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塔克拉瑪幹沙漠變"雪海" 專家回應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當沙丘裹上“糖霜”,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了一望無際的雪海。


  11月28日,塔克拉瑪幹沙漠迎來降雪天氣,數據顯示,當日降雪量為2.4毫米。

  專家表示,“2.4毫米對於新疆降雪量來說,雖屬於小雪量級,但也屬於明顯降雪,可以把沙子完全覆蓋了。”


  當大家沉浸在充滿“仙氣”的景觀中時,也有不少網友疑惑:這麼旱的塔克拉瑪幹沙漠竟然還能碰上下雪。

  

  雪後的沙丘,一半被積雪覆蓋,一半露出黃沙。楊坤 供圖

  冷空氣、熱量、水汽等為沙漠帶來降雪

  “沙漠腹地降雪並不罕見,只能說是少見。”新疆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李海燕認為,雖然南疆塔裡木盆地是沙漠氣候,但是不代表沙漠腹地不會出現降雪。

  據介紹,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新疆塔裡木盆地中心,是中國最大的流動性沙漠,屬於內陸暖溫帶沙漠氣候,極端幹旱,潛在蒸發較大。每當進入冬季,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平均氣溫為零下四攝氏度,平均蒸發量高達2500-3400毫米,如果遇到強烈冷空氣襲擊,便會出現降雪。

  以沙漠腹地的塔中站來說,自1998年塔中氣象站建站以來,冬季出現大於0.1毫米的降雪日數達40次,大於1.0毫米的明顯降雪日數達8次。此外,沙漠周邊的氣象台站冬季明顯降雪日數在25天至50天不等。

  沙漠腹地降雪的成因有哪些?李海燕介紹,這與冷空氣、熱量、水汽等都有關系。

  首先,盡管冬季塔裡木盆地的冷空氣不如北疆那麼頻繁,但來自北方或西路的冷空氣會翻越天山,或經東天山繞流東灌進入南疆塔裡木盆地,為該地區的降雪提供必要的動力條件。

  其次,冷空氣來臨前,持續多日的晴天和相對冷空氣活動較高的溫度,為降雪提供了必備的熱力條件。“冷暖空氣的碰撞和結合,包括冷空氣的冷凝作用,使得空氣中的水分凝結成雪。”

  南疆塔裡木盆地的塔裡木河、葉爾羌河等較大河流,以及博斯騰湖、台特瑪湖、周邊主要水庫等是沙漠腹地或沙漠邊緣降雪的本地水汽來源之一。偶爾也有來自中亞、塔什幹地區等南支系統攜帶的西南氣流水汽為降雪的形成提供助力。此外,當地幹燥的氣候使空氣中有沙塵等細小顆粒物,也為降雪形成提供了必備的凝結核。

  相關數據顯示,鐵幹裡克氣象站冬半年大於2.0毫米的日降雪數據共有15次,本次降雪量位於第13位。該站最大日降雪量8.2毫米,出現在1982年的11月12日,其次為6.6毫米,出現在2017年2月20日。

  近十年來,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冬季降雪增多,其中鐵幹裡克站40%的大於2.0毫米的明顯降雪也相繼出現在近十年內。

  



  攝影愛好者用相機記錄披上銀裝的胡楊。楊坤 供圖


  除了降雪,塔克拉瑪幹沙漠今年還曾遇暴雨洪水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新疆夏季極端降雨也頻頻出現。“近十年南疆有30%的台站日最大降水量打破1961年以來歷史極值,刷新歷史紀錄。”李海燕稱。

  數據顯示,南疆塔裡木盆地年平均降水量由上一個氣候態(1981-2010年)的65.6毫米增加至新一個氣候態(1991-2020年氣候平均值)的68.5毫米,增幅為4.4%;平均降雨量由59.3毫米增加至61.2毫米,增幅為3.2%。

  近十年(2011年以來)全疆年降水量180.1毫米,較常年偏多5.5%。其中,全疆夏季降水量增幅最大,南疆增幅接近15%。此外,2011-2020年較1961-1970年,全疆暴雨日累計總量增加了53.5%,暴雨日數增加47.1%。

  2020年7月21日,素有中國“旱極”之稱的托克遜縣日降雨量達7.5毫米;2020年4月18日、23日,喀什地區兩度出現極端暴雨,特別是今年沙漠腹地的塔中站5月14日降雨量達到34毫米,相當於該站年降水量的1.4倍。

  今年7月,受西西伯利亞低槽活動區不斷分裂短波的影響,新疆境內普降微到小雨,天山部分地區降水明顯,加上夏季冰雪融化,局部地區的降水強度超過沙漠入滲的強度,導致塔克拉瑪幹沙漠邊遭受暴雨洪水,沙漠變沙海。


  暴雨如何形成?李海燕介紹,今年6月,和田中西部多地遭遇罕見暴雨。“以這次暴雨為例,其主要成因一是塔裡木盆地前期持續的高溫天氣為暴雨提供了較好的熱力不穩定條件,二是依靠有利的大氣環流形勢,沙漠降雨主要受新疆西部中亞南支系統的偏南氣流攜帶的水汽和冷空氣進入南疆盆地,造成沙漠局地暴雨。”

  

  塔克拉瑪幹沙漠迎來降雪天氣。楊坤 供圖

  新疆是全國氣候“增暖增濕”最敏感區域

  今年10月,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拉尼娜狀態,將引起地球氣候異常。有網友疑惑,塔克拉瑪幹沙漠降雪增多與拉尼娜現象是否有關聯?

  “一次降雪天氣過程的時間尺度為2-3天,而全球變暖的時間尺度往往是十年到幾十年。一次厄爾尼諾事件或拉尼娜事件的持續時間至少是5個月,所以拿一次降雪過程和年際、年代際尺度的氣候事件相關聯不太合適。”但李海燕也表示,近十年南疆塔裡木盆地的降水是增多的,無論降雨還是降雪,這都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

  不少氣象專家指出,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新疆已成為我國氣候“增暖增濕”最為敏感和顯著的區域,其中夏季降水量增幅最大,暴雨日數和暴雨量平均每10年增加12%左右。

  但氣象數據和研究表明,降水的增多並未使新疆的幹旱氣候趨勢發生改變。

  李海燕認為,沙漠腹地及其周邊降水的增多有利於土壤水分增加,促進植被生長,進一步改善荒漠生態環境,提高其自然生態系統抗災能力等;但年際變化較大,其降水量與蒸發量相比,遠未達到收支平衡的勢態,並不足以改變幹旱區氣候的格局。

  除了對沙漠地區的氣象研究外,氣象專家還把目光集中在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固碳能力上。近日,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塔克拉瑪幹沙漠具有不容忽視的固碳能力,年固碳160萬噸,相當於1000余平方公裡森林的固碳量,也相當於每年吸收我國1.54%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該研究所副研究員楊帆認為,沙漠生態系統在全球碳循環中的地位不容忽視。盡管相比於森林和草地等生態系統,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固碳能力相對較弱,但在我國西北幹旱區以荒漠為主要生態系統的大背景下,也為減少碳排放、減緩氣候變化發揮了積極作用。

  “沙漠固碳的相關研究,目前還在持續關注中。”楊帆說。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已經有 1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1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wyx2000 2021-12-04 08:34
    無語。照這個數據。中國只需7萬平方公裡樹林就可吸收全部二氧化碳。顯然不對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12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5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