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News

Forums

Realty

大温餐馆点评

Car

Education

Yellow Page

Travel

支付码新规明年落地!费率翻了6倍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近日,“明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宝个人收款码不能用于经营收款”冲上热搜,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一消息源自央行近期发布的条码支付监管新通知。


  今年10月13日,央行官网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21〕259号)》(以下简称《通知》),就支付受理终端业务管理、特约商户管理、收单业务监测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并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值得注意的是,日常使用频率颇高的条码支付也被纳入监管。针对近年来得到广泛运用的个人收款条码,《通知》对其使用规范做出具体规定,主要集中在制定收款条码分类管理制度、禁止个人静态收款条码被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不得通过个人收款条码进行经营活动相关收款服务等方面。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习以为常的微信或支付宝收款码就不能再用了?微信、支付宝两大巨头的市场因此受冲击?大家关心的商户收款码与个人收款码在使用中有何区别?这一新规又将对支付行业、小微商户以及消费者带来怎样的影响?

  个人收款码不能用了?

  只是不能再用于经营场景

  可以看到的是,央行在上述《通知》中对个人收款条码的使用规范做出了具体规定,主要如下:

  一是对具有明显经营特征的个人收款条码用户参照特约商户管理,要求为此类个人用户提供商户收款条码,提升对个人经营者的收单服务质量。

  二是要求个人静态收款条码原则上禁止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确有必要的实行白名单管理,以防止个人静态收款条码被出售、出租、出借用于搭建赌博活动线上充值通道。

  三是对通过截屏、下载等方式保存的个人动态收款条码参照执行个人静态收款条码有关要求,以防止不法分子借助个人动态收款条码规避政策要求。


  四是要求审慎确定个人静态收款条码白名单准入条件与规模、个人静态收款条码的有效期、使用次数和交易限额,防范白名单滥用风险。

  “这并不意味着个人收款码就不能用了,只是不能再用于经营场景。”某支付公司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同时提到,监管对于限制个人静态收款条码被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也并非“完全卡死”,特殊情况可申请白名单。

  实际上,《通知》对个人收款码提出上述四方面的要求,是因为个人收款条码存在一些风险隐患。例如,部分机构使用个人收款条码转账业务办理大量生产经营、生活消费交易,既混淆了交易性质,导致交易信息失真,影响风险监测效果,也不利于借助支付服务为经营活动赋能增值。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跑分平台”,以高额收益为饵吸引大量人员使用个人静态收款条码与赌客“点对点”线上远程转移赌资,将赌资分拆隐藏于众多正常交易场景,扰乱了条码支付业务正常秩序,影响了涉赌“资金链”追溯机制的实效。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个人收款码相关的管理规范,既有利于将个人收款与商户收款进行分类管理,同时也能够防范个人收款码被不法分子“钻空子”,能够弥补此前存在的短板,最终为推动支付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优良根基。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此前表示,为了确保个人收款条码相关要求有效落地、业务平稳过渡,《通知》设置了过渡期,要求支付服务主体全面、充分评估客户正常支付需求,制定配套服务解决方案,做好客户引导和服务工作,确保服务成本不升、质量不降。

  两种收款码有何区别?

  商户码费率相对更高,个人码或被限额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对收款条码管理进行了说明,对于为个人或特约商户等收款人生成的,用于付款人识读并发起支付指令的收款条码,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应当制定收款条码分类管理制度,有效区分个人和特约商户使用收款条码的场景和用途,防范收款条码被出租、出借、出售或用于违法违规活动。

  上述支付公司负责人对每经记者解释道:“通俗来说,日常扫码支付过程中,一种情况是我们扫的码中间有个小头像,这种一般就是支付宝或微信生成的个人收款码,在平时转账可以提高用户体验。另一种情况则是扫的码中间没有头像,那么这个码便是属于商户入网的。”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Prev Page1234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48 Seconds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