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2008金融危機可能重演 誘因可能它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通過機構層層打包、廣泛滲透金融領域,被包裝成低風險的次級貸款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主要誘因。


  而目前,有一類投資和次級債的性質高度相似,已經有監管機構提前發聲,稱有兩大因素決定其可能構成類似的系統性風險。英國央行日前警告說,除非出台嚴厲的法規,否則加密貨幣可能會引發全球金融危機。

  該行負責金融穩定的副行長約拿·坎利夫在近日一次演講中,將快速增長的加密貨幣市場,比作2008年規模1.2萬億美元的次貸市場。


  他指出,當金融系統中的某些東西快速增長,且基本不受監管時,金融穩定機構就必須高度警惕。與之呼應,我國金融機構已經采取行動,對加密貨幣實施了最嚴格監管。

  英國金融監管機構發出此番言論有其背景原因:

  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近年市場規模迅速膨脹,五年前160億美元,現在約2.3萬億美元。

  一方面,新冠疫情以來,各國央行放水推高了包括加密資產在內各種資產價格,比特幣在過去12個月裡上漲了400% 。自今年以來,多家華爾街機構宣布支持加密資產貨幣交易,不少機構呼吁能夠讓普通投資者參與的ETF盡早出台,這種具有高度波動性的另類資產從未像現在一樣開始融入金融體系。

  另一方面,具有名人效應的特斯拉總裁馬斯克不斷發聲力挺,比特幣已經獲得越來越多普通民眾的關注,甚至不少投資者以賭徒心態加杠杆買入。不僅僅是美國歐洲,即便像韓國這樣的亞洲國家,有不少年輕人願意賭上身家參與這場游戲,比特幣的參與者已經是全球性的。

  但這種資產具有高度波動性:比特幣和以太坊這兩種最大的加密貨幣在今年早些時候暴跌了30%以上,隨後出現反彈,事實證明,自它們誕生以來,價格極其不穩定,容易受到各種內、外部因素的影響。

  波動性強

  加密貨幣毫無內在價值


  坎利夫指出,目前加密資產對金融穩定構成擔憂,因為大多數 "沒有內在價值,容易受到重大價格修正的影響"。他指出,加密貨幣正在開始與傳統的金融體系連接,杠杆玩家不斷湧現。而且,至關重要的是,這發生在基本上不受監管的領域。

  他的評論與英格蘭銀行行長安德魯·貝利5月份的評論相呼應,他警告說,由於資產缺乏 "內在價值",加密貨幣投資者可能會落得身無分文的下場。英國金融行為管理局也對加密貨幣的風險提出了警告。

  與許多對加密貨幣內在價值狂熱追捧的機構相比,也有不少華爾街機構認為比特幣一文不值。摩根大通公司首席執行官戴蒙近日重申了以往的言論,雖然摩根大通可以支持比特幣交易,但其個人仍然認為比特幣一文不值。

  能否構成系統風險取決兩大因素


  坎利夫表示,如果市場繼續以這樣的速度擴張,金融穩定的風險可能迅速增長,但這些風險是否可控將由監管機構和政府的反應速度決定。他指出,在過去五年中,比特幣的價格有近30次在一天內下跌了10%,其中最大的一次下跌近40%。

  前瞻性的問題是,如果這些加密資產繼續大規模增長,如果它們繼續更多地融入傳統金融體系,如果投資策略繼續變得更加復雜,這類事件會產生什麼結果?

  坎利夫認為,一旦發生大規模價格回撤,是否能被系統吸收,能讓一些投資者承受痛苦的損失的情況下,避免對實體經濟產生沖擊,主要取決於這兩大因素,即虛擬貨幣與實體經濟的相互關聯性,及其參與者使用的杠杆程度。

  建立公共監管框架迫不及待

  坎利夫表示,這兩種情況都存在於2008年之前的次貸市場,最終導致全球經濟陷入困境。而這兩種情況在加密貨幣領域正變得越來越突出。管理這種日益增長的風險並確保該系統對重大修正具有彈性,是監管當局的責任。

  世界各地的許多監管機構已經開始工作,建立一個公共政策框架,通過該框架來管理加密資產的快速擴展,但這必須作為一個緊急事項來進行。

  坎利夫也指出,雖然加密貨幣金融運作非常新穎,但精心設計的標准和強有力的監管可以使其得到良好管理,就像在傳統金融一樣。政府和監管機構需要承認,區塊鏈技術為相關金融服務提供了 "徹底改善 "的前景。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6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5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