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東北面臨多大的供電缺口 媒體解讀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煤價高位運行、電煤緊缺,東北地區出現用電供需緊張局面。9月23日以來,東北多地發布限電通知,稱若電力緊張情況沒有緩解,限電工作可能會持續。


  針對當前供電形勢,國家電網公司於9月27日發布公開消息稱,將綜合施策、多措並舉,保障基本民生用電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現拉閘限電情況。

  為何近期會出現供電短缺?停電為何無法提前通知?煤炭緊缺情況下今冬供暖是否能保證?新京報記者就此次拉閘限電事件中的焦點問題一一解讀。


  焦點1

  此輪供電短缺是否與能耗“雙控”有關?

  2015年,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能耗“雙控”,即既控制能源消耗強度(也稱單位GDP能耗,能源在創造經濟產值時的利用效率),也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這一提法把各地節能指標納入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等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倒逼轉變發展理念。

  近期,部分省份出現拉閘限電的情況,“能耗雙控”下的考核壓力被不少分析指為供電短缺的背後原因。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韓雪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能耗“雙控”對各地的壓力是有的,去年年底個別地方也出現過通過限電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情況,但對此輪供電緊張不是主要原因,更不可能為此對民生產生影響。

  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能耗“雙控”情況下的用電緊張,通常是通過有序的限電來實現的。部分並沒有被列入到“雙控”指標紅燈的省份出現限電情況,大部分還是因為電力供應偏緊造成的。

  對此,已有省份給出明確答案。廣東省能源局副局長劉文勝9月27日回應,本輪錯峰用電主要是高溫“加持”電量負荷雙增長、省內機組發電能力有限等因素造成,並不是因為能耗雙控工作。

  對能耗雙控工作,廣東省避免“一刀切”做法,對未批先建等“兩高”項目依法依規采取停工、停產整改等措施;出現電力供應緊張時,優先保障居民生活、服務業等用電,重點限制“兩高”企業用電。

  焦點2

  近期為何會發生供電短缺?


  火電常年都是供電主力,占全國發電總量的七成以上。吉林省在9月26日晚發布的官方消息稱,“近期電煤短缺、供電緊張。”

  為何會出現電煤短缺的情況?韓雪表示,全球范圍的大宗商品漲價以及中國疫情恢復情況好於全球平均水平,使得我國的工業生產需求旺盛,強勢擴大了用電需求和煤炭消費需求。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的《2021年上半年煤炭經濟運行情況通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煤炭消費量約21億噸,同比增長10.7%。同期,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原煤產量19.5億噸,僅同比增長6.4%。此外,全國主要港口合計存煤6298萬噸,同比下降8.3%。

  韓雪還表示,“全球范圍的能源價格漲價和煤炭供需偏緊,進一步推高了電煤價格。”


  從煤炭的絕對價格來看,當前我國煤價已處於2008年以來的高位。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9月24日發布的中國沿海電煤采購價格指數(CECI),9月16日至9月23日的一周,電煤采購價格已經達到1086元/噸(熱值為5500大卡),同比上漲近一倍,較年初上漲56.26%。

  “煤價和電價的倒掛嚴重且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尤其是在迎峰度夏後,電廠發電的意願較低,庫存水平也較低。”韓雪說。

  水電是火電之外的第二大供電來源。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前5個月,水電占全國總供電量的11.6%。不少專家表示,今年水電發電量不積極也是供電短缺的重要原因。

  焦點3

  為什麼會對居民拉閘限電?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在2020年度,國內居民用電占全社會用電總量的14.6%。

  對於東北限制居民用電的原因,國家電網客服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主要是因為東北地區已經首先對非居民執行有序用電,但是在執行後仍存在電力缺口。為了不造成大面積停電,才采取了對居民限電的措施。

  韓雪向記者表示,和限制其他電力負荷的必要性相似,限制居民用電也是為了防止電力缺口的出現導致電網損傷進而影響更大范圍的用電,但前提是工商業等位序低的負荷已被切除。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2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4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