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不工作一輩子旅行 徐霞客的旅費..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他就是徐霞客。


  我們都知道他是明代地理學家,曾經踏遍中國大地,探尋名山大川,寫下了“奇文字”《徐霞客游記》。世人多感歎他游歷之豐富,感慨他成就之非凡,便把他的名字印在語文課本上,寫進景區介紹中……

  如今,他卻因為“硬核”的旅游方式,上了微博熱搜。大家好像突然萌生了好奇心:作為中國第一代驢友,徐霞客究竟是怎樣做到30多年只旅游,不工作的?


  江南有奇人,徐氏子弘祖

  在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中,有這樣一句話:“1587年,是為萬歷十五年,歲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

  這一年,南直隸江陰縣(今江蘇省江陰市),一個名叫“徐弘祖”的孩子呱呱墜地。這個孩子,很會投胎,生在了當地的名門望族——據說這梧塍徐氏,“五世以來,文豪於國,詩震於時”,鼎盛時期曾有十幾萬畝田產。

  他還是個“老來子”,出生的時候,父母都已年過四十。在那個年代,女子四十多歲產子,是一件非常罕見的事,不少人認為這孩子肯定是個“奇人”。他的父親徐有勉也對他寄予厚望,給他取名為“弘祖”,字“振之”,希望他能光耀門楣。

  

  兒時,徐霞客就對世界充滿好奇心。來源/《典籍裡的中國》片段

  很多人會想,那徐有勉肯定是希望兒子入官場了吧?非也,說起來這江陰徐家其實是個非常有意思的家族。

  徐家祖上有個叫徐經的人,此人名不見經傳,卻有一段轟轟烈烈的過往:當年在鄉試名列前茅的徐經,交結了幾個朋友一起去京城趕考,談詩論道不亦快哉,未曾想考試高中卻被人傳出行賄考官。徐經是否被冤枉,至今仍有爭議。但當年,他不僅自己因為“會試舞弊”的罪責被革除功名,還牽連了一起趕考的兄弟——其中一位叫唐伯虎。兩人之後的人生軌跡大不相同,備受打擊的徐經郁郁而終,江南才子唐伯虎卻肆意風流。

  此後的徐家,一直時運不濟,到徐有勉這一代,已經連續四世沒人考中了,甚至因為男丁都執著科考荒廢農商,導致家境每況愈下。看到祖輩慘痛的經歷,徐有勉對科考都快有陰影了。心灰意冷的他,也不要求兒子必須考取功名。相反,他希望兒子能夠找到自己真正的志趣所在。

  這樣成長起來的徐弘祖,在崇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世人眼中,開始了“離經叛道”:他對出人頭地不感興趣,從小就愛啃一些沒用的閒書,長大了也整天不務正業四處晃悠;十幾歲時象征性地去參加了一次“童子試”,名落孫山之後就再也不參加科考了……

  



  青年徐霞客便立志將功業建於山水之間。來源/《典籍裡的中國

  父親撒手不管,母親總該對兒子嚴加管教吧?非也。徐弘祖的母親王孺人是兒子的第一位知音。她心胸豁達,“不屑於功名之教,不拘於聖人之言”,認為男兒就應該志在四方,還曾給兒子親手制作了一頂“遠游冠”。徐弘祖每每出游歸來,徐母都是他的忠實聽眾,總是津津有味地聽兒子講述旅途見聞。

  “越長越歪”的徐弘祖,還因為太過特立獨行,入了一位名士的眼。這位大名士叫陳繼儒,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和畫家,最著名的作品就是被奉為“處世三大奇書”之一的《小窗幽記》。據說,這陳繼儒曾經編纂過一部《奇男子傳》,專門用來記錄那些時世罕見、頗有古代遺風的奇人。他對於徐弘祖的旅游探險行為非常贊賞,覺得這就是自己想要見的“奇男子”,相差近三十歲的兩人還因此結為忘年之交。

  網上有一種說法,說陳繼儒就是給徐弘祖取“霞客”這個別號的人——他見徐霞客眉宇間有煙霞氣,出游又經常是朝霞出而晚霞歸,所以稱他為“霞客”。其實,“霞客”之稱,應該還是與徐弘祖經常游歷名山大川的行為有關,古人就常稱山林之中的隱士或仙人為“煙霞客”“餐霞客”。但不管怎樣,因為大名士陳繼儒的推揚,“霞客”這個雅號才會廣為流傳,甚至蓋過了他的本名“弘祖”,成為如今我們最熟悉的稱呼。

  竹杖芒鞋輕勝馬

  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誤解:有錢有閒才能旅游。你看,徐霞客生於地方豪富,難怪有財力支撐他游玩半生呢!

  其實,徐霞客才是最早的窮游背包客。

  之前說到,徐霞客的先輩因為執著於科考,已經把家產虧空得差不多了。多虧他的父親徐有勉生性瀟灑,淡泊功名,勠力创覔才蕼厦家境优d米?墒牽諦煜伎18歲的時候,徐父病逝,家中僅靠徐母賣布維生。雖然還算得上是衣食無憂的小康人家,但也很難支持他這個“閒人”長期出游。根據其好友錢謙益事所著的《徐霞客傳》,徐霞客還得“力耕奉母”,可見家道已經中落。年邁的徐母逝世之後,徐霞客也還有幾年一直在路上,並未“打工賺錢”。

  那麼,徐霞客的旅游資金究竟從何而來?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厘清一個事實:徐霞客的人生,有大半都在路上;但他的經歷,又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他青壯年時期的一些相對較短的旅行。當時徐母健在,給予徐霞客一定的經濟支持;徐霞客也秉持“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旅程一般都在十幾天到兩三個月,耗資也較少,相關游記只有17篇,占《徐霞客游記》的1/4。

  第二個階段,則是他晚年對西南地區的萬裡遐征。徐母逝世後,沒了牽掛的徐霞客遠赴西南地區考察,一離家就是數年,跋山涉水,風雨無阻,也是他人生篇章的“傳奇”所在。

  

  《徐霞客游記》的開篇地是浙江天台山。圖為今天天台山景區的徐霞客雕塑圖。攝影/張景珍,來源/圖蟲創意

  我們就以他人生中耗資最巨、最重要的這次出游——“西南遐征”為例。幾十年不事生產,在徐霞客遠赴西南時,他的經濟狀況可以說是捉襟見肘。通過《徐霞客游記》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到他是如何解決這次出游的旅費問題的。

  崇禎九年九月十九離家,當月三十入杭州,當日,徐霞客記道:“是日復借湛融師銀十兩,以益游資。”出門剛過十天,他就陷入了要借錢的窘境,可見他提前准備的“旅游經費”相當微薄。這還只是開始,徐霞客的“眾籌”之旅,還在進行中。



  崇禎十年,徐霞客在旅途中遭遇了一次大挫折——湘江遇盜。明朝末年,時局混亂,這年二月十一,徐霞客與靜聞和尚泛舟湘江,卻遇到盜寇來襲。慌亂之下,徐霞客只能把行李都拋入江中,赤身跳水逃走。劫後余生的他,除了別發的一枚銀耳挖,再沒有別的財物了。所幸,鄰船有個好人戴某,願意給徐霞客一套衣服,暫解他的燃眉之急。幾乎一無所有的徐霞客,只能用銀耳挖作為酬謝。

  若換做別人,眼見著這趟旅行如此“水逆”,早就想要打道回府了。可徐霞客實乃奇人,他穿著借來的衣服就直奔附近衡陽城,找朋友金祥甫借錢去了。誰曾想,金家此時也沒有余財,他便只能借住在金家想辦法——期間還不忘短途出游了幾次。知道金祥甫從互濟會得到“百余金”,徐霞客才以田租二十畝換到了“二十金”。不幸的是,靜聞和尚因為這次經歷憂懼過甚,又沒有得到好的休養,不久便病死了。徐霞客只能帶著靜聞的骨灰繼續上路。

  當年十月在廣西,“觸底反彈”的徐霞客運勢終於有所好轉——中軍唐玉屏“以馬牌相界”。何謂“馬牌”?有何作用?原來,這馬牌是明代軍事人員給驛站出示的信物。擁有馬牌者,可以享受驛站提供的食宿和出行。用今天的話來講,拿上馬牌,自費旅游的徐霞客,就可以利用驛站,享受公費出差待遇。此後一段時間,徐霞客就用這張“一卡通”解決了食宿問題。

  除了借錢、借馬牌,聲名漸隆的徐霞客還收獲了許多“社會名流”的資助。比如他曾通過好友介紹,認識了昆明名士唐大來,後者為徐霞客的出游提供了很多幫助——不僅自掏腰包資助他旅費,還為他寫了不少“介紹信”,把他之後的旅程都安排得妥妥帖帖。

  這種環環相扣的“人情幫助”,一直延續到徐霞客旅程的最後一站雞足山。在雞足山,徐霞客因為全身發疹塊,雙足俱廢,險些客死他鄉。所幸麗江的土木官一直都很仰慕他,便拿出錢財派人把他護送回家。

  當然,要想完成一段遠途旅行,光“開源”不夠,還得“節流”。中國人講究“窮家富路”,徐霞客的旅途卻相當簡樸,對於飲食和住宿都沒有太高的要求。翻閱《徐霞客游記》可以看到:“弘祖出游不飲酒,不食肉”“因避雨岩間,剖橘柚為午餐”“雖擁青茅而臥,猶幸得其所矣”“雖食無鹽,臥無草,甚樂也”……


  由此可見,徐霞客算得上是窮游界的楷模了。比起現在很多“背包客”,他的旅途只會更險更艱難。“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可以說是他的最佳寫照。

  硬核版“游山”“玩水”

  這樣特立獨行的徐霞客,給我們留下的印象,似乎就是一個風塵仆仆、獨自趕路的背影。但其實,徐霞客並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出游時,他經常會做好充分的旅游攻略,帶上一兩個隨從或同伴。早期,江陰徐家還沒徹底落敗的時候,徐霞客的身邊也多有仆從照料,幫忙挑行李。但隨著家道中落,徐霞客的旅途也越來越艱苦,同行之人經常因為受不了苦而退縮——在《徐霞客游記》中曾不止一次記載仆人逃跑。

  “徐家少爺”徐霞客的旅程,竟然讓吃慣了苦的仆從都難以忍受,這究竟是怎樣的魔鬼之旅呢?

  如果不遇上什麼大事,他的行程安排是這樣的:“從一奴或一僧、一杖、一帕被,不治裝,不裹糧;能忍饑數日,能遇食即飽,能徒步走數百裡……”

  但由於明朝末年時局混亂,徐霞客又經常需要經過人跡罕至、尚未開發的自然地帶,他一路上還有可能遇到其他危機:據游記記載,他在行旅途中共遭遇過5次強盜、4次斷糧,還險些喪生虎口、被巨蟒咬傷、被盜賊砍殺;差點被湍急的水流溺斃、在結冰的陡崖上墜落、被山洞中渾濁的空氣窒息……

  正可謂“死亡如風,常伴吾身”,這樣的硬核之旅,一般人很難消受。

  和世人理解的“游山玩水”相去甚遠,徐霞客說是在旅游,更像是在科考。

  



  跋山涉水的徐霞客的旅行隊伍。來源/紀錄片《朝山·朝山》片段

  游山,不吟風弄月,而是攀高測算。以黃山為例,當年這只是一座人跡罕至的荒山,徐霞客卻曾在1616年2月與1618年9月兩次來到這裡——如今的景點“光明頂”“僧坐石”都是由他第一個發現並記錄的。


  而關於黃山,一直都有誰才是第一高峰的爭議:海拔1864米的蓮花峰,因環繞其周圍的玉屏、蓮蕊、鰲魚諸峰海拔均在1700米以上,所以峰高不顯。而在其東面的天都峰,雖然海拔沒有那麼高,但因為四面臨空,卓立天表,容易造成視覺差。因而,游人往往以為天都最高。諸多山志中,介紹山峰的順序基本都是天都峰排在蓮花峰之前。但徐霞客卻用目力測算、結合腳力驗證得出蓮花峰才是黃山第一高峰,與現代科技監測手段得出的結果一致。這在當時,可以說是相當不易。

  游水,不對酒當歌,而是追根溯源。徐霞客曾經糾正過許多史書上記載的河道錯誤,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對長江源頭的考察。他在《溯江紀源》中這樣寫道:“故不探江源,不知其大於河;不與河相提而論,不知其源之遠。”

  

  看到金沙江。來源/《典籍裡的中國》截圖

  《尚書·禹貢》裡記載著“岷山導江”的說法,後人將其誤解為長江的源頭是岷江。但徐霞客卻只相信自己走到的和看到的。在沒有現代地理學測繪手段的年代,徐霞客“北歷三秦,南極五嶺,西出石門金沙”,終於勘察出金沙江才是長江的源頭,實實在在地推動了中國地理學的發展。1978年,中國政府派出考察隊,確認長江的正源是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冬的沱沱河。

  還有“鑽洞”,就更為時人所震驚。徐霞客曾經考察過一百多個石灰岩洞,僅憑目測,他的許多記錄都被證實基本正確。通過長期細致觀察,他還指出岩洞的出現是因為流水侵蝕所致,也點明了石鍾乳的成因。而在徐霞客去世後100多年,歐洲人才開始考察石灰岩地貌。法國的洞穴聯盟專家巴赫巴瑞曾盛贊徐霞客,稱其為早期真正的洞穴專家。

  

  徐霞客尋游雙龍洞。來源/《典籍裡的中國》截圖

  除此之外,徐霞客還積累了許多可靠的地學資料:像是各地的氣象物候、雲南蒼山的雪線、“純手工”地圖、礦產和岩石形態等等……強盜、猛獸、斷崖、激流,都擋不住他的前行之路,反而把他鍛煉成了一個全能的旅游高手。

  山下吵吵鬧鬧,他在山間聽雪

  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

  徐霞客曾在書信中這樣寫道:“長恨上無以窮天文之杳渺,下無以研性命之深微,中無以砥世俗之紛沓,惟此高深之間,可以目摭而足析。”他知道自己的志向不在讀書,卻也不想陷於塵世,一輩子庸庸碌碌。



  或許當年曾經有人問他:山高水遠,家宅荒廢,路途艱險,何苦來哉?

  可如果只考慮得失,那“天地何用,不能席被;風月何用,不能飲食。”

  徐霞客這樣的“奇男子”,並不是為了世俗眼光而活,也不是為了追逐名利而生,只是因為喜歡才堅持。他臥病在床時曾說:張騫鑿空,未睹昆侖;唐玄奘、元耶律楚材,銜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雙屨,窮流沙,上昆侖,歷西域,題名絕國,與三人而為四,死不恨矣。

  他放棄科考開始游歷,並不是國家受命,沒有政治目的,也並非經濟利益驅使,只是聽從了自己想要出發的心聲罷了。從二十多歲躊躇滿志地出發,五十多歲悲壯還家,徐霞客用一雙腳踩出了自己的瑰麗人生,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

  

  徐霞客旅行路線圖。來源/網絡

  他的足跡,東到今浙江的普陀山,西到雲南的騰沖,南到廣西南寧一帶,北至薊縣的盤山,遍及大半個中國。大明十三省,全部走遍;三山五岳、長江大河,全部游歷。

  而在他死後,他所做的筆記,被後人編成《徐霞客游記》,翻譯成十幾國語言,在全世界廣為流傳。他被尊稱為“游聖”,被推崇為中國地學的先驅。他所著的游記首篇《游天台山日記》的開篇之日——5月19日,也被定為中國旅游日。

  但對於徐霞客來說,後世的人能否記住他,是否在意他,或褒或貶、或誇或罵……這都是太輕太輕的事了。

  “初四日,兀坐聽雪溜竟日。”山下吵吵鬧鬧,他卻在山上靜靜聽著大雪飄落的聲音,凝望著自然美景,恍然不知人世變幻。

  

  黃山雪景。攝影/於山榕,來源/圖蟲創意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