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朋友圈社交牛X症患者:邊emo邊發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把寄與他人的希望收回來,放在自己身上,倒也溫馨。”


  本文系網易沸點工作室《槽值》欄目(公眾號:caozhi163)出品,每天更新。

  “吃著飯收到工作群裡的新任務,emo了。”


  “高數課好難,emo了。”

  “新買的奶茶不好喝,emo了”

  忽如一夜春風來,互聯網上皆 emo。

  很突然地,Emo 音樂愛好者痛失名詞解釋權,它成為一切小情緒的代名詞。

  

  導演張藝謀“喜提”英文名

  幾乎同時,“發瘋文學”也殺出重圍。


  驚慌的可雲、失明的紫薇、絮絮叨叨的祥林嫂在網友身上匯聚一堂。

  

  欲說還休的emo,連珠炮一般的“瘋狂”輸出,構成了這屆年輕人,情緒表達的兩極。


  

  emo,一種習得性無助

  “emo”的來源並不難理解。

  它是“emotional”的縮寫,最初來自20世紀末硬核朋克音樂的一個子類別。

  現在,被用來代指所有情緒化、傷感、低落、消極、抑郁的時刻。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2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4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