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阿富汗代總理 外界之前預測全失敗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占領喀布爾3周後,塔利班7日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組建臨時政府並公布部分政府官員名單。


  在名單中,擔任代理總理的穆罕默德·哈桑·阿洪德引發關注。因為此前曝光率一直不高,阿洪德的任命被媒體稱作“出人意料”。不過,這位頗具神秘色彩的塔利班領導人實際上是該組織的元老級人物之一。

  


  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發布的阿洪德(圖右)照片

  在塔利班宣布臨時政府官員名單前,媒體紛紛揣測,總理一職將由經常露面、被視為塔利班“二號人物”的巴拉達爾出任。

  也有媒體援引塔利班高層人士的話稱,創始人奧馬爾的兒子雅各布將擔任總理。

  在BBC等一些媒體近日對塔利班領導層的盤點——如“神秘四巨頭”和“五大領導人”中,甚至沒有出現阿洪德的名字。

  不過,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可能是阿洪德為人低調。

  聯合國安理會方面掌握的資料顯示,阿洪德出生在阿富汗坎大哈省,具體年齡不詳,推測為63至76歲之間。

  值得一提的是,阿洪德的族譜向上能一直追溯到艾哈邁德沙·杜蘭尼,杜蘭尼是阿富汗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獨立王朝——杜蘭尼王朝的創建者,是阿富汗實際意義上的“國父”,綽號“珍珠汗”。

  據巴基斯坦《論壇快報》報道,阿洪德是奧馬爾的“發小”。

  據稱在青少年時期,阿洪德經常騎著摩托車帶奧馬爾出行。


  在塔利班組建早期,阿洪德沒少為組織提供資金和後勤方面的援助。

  海灣新聞網8日稱,阿洪德是一名宗教學者,有多部著作,與塔利班精神以及最高領袖阿洪扎達關系密切。

  阿洪德沒有軍事背景,也沒有參與過塔利班上世紀80年代針對蘇聯侵略者所展開的戰事,但他擅長外交事務,於1996年至2001年期間出任塔利班政權下的外交部長並兼任副總理。

  阿洪德也曾擔任坎大哈省省長,坎大哈被稱為塔利班的“搖籃”。


  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稱,阿洪德在組織內部地位極高,長期任職於塔利班最高咨詢和決策領導委員會“奎達舒拉”。

  在該委員會的各項議程當中,阿洪德往往也具有“最終話語權”。

  美國2001年入侵阿富汗後,阿洪德流亡至巴基斯坦,但他並未中斷自己的工作,而是為整個組織提供精神及宗教層面的指引。

  2001年,阿富汗塔利班因摧毀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巴米揚大佛而受到外界批評,據稱阿洪德與此事存在關聯。

  澳大利亞新聞網站“對話”報道稱,時任塔利班領導人奧馬爾起初並無此意,但又惱怒聯合國有錢修繕文物卻未能提供對阿富汗的人道主義援助,於是他向塔利班最高決策委員會尋求建議,阿洪德正是做出“摧毀”決策的領導人之一。

  時至今日,阿洪德仍然受到聯合國方面的制裁。

  BBC 8日稱,塔利班內部大體分為強硬派和溫和派兩個陣營,二者對於如何執掌阿富汗存在較大分歧,而推選阿洪德就任總理很可能是一個相互妥協的結果,阿洪德大概率是得到了阿塔內部各派系的共同認可。

  有媒體認為,塔利班未能按之前公布的日期宣布政府官員人選,這一延誤可能也說明了組織內部存在分歧。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