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法西斯美學的誘惑 崇高感很歸屬感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法西斯美學產生於對控制、屈服的行為、非凡努力以及忍受痛苦的著迷,它們贊同兩種看似相反的狀態,即自大狂和屈服。征服與被征服的關系以典型的盛大慶典的形式表現出來:群眾的大量聚集;將人變成物;物的倍增或復制;人群集中在一個具有至高無上權力的、具有無限個人魅力的領袖人物或力量周圍。”——蘇姍·桑塔格

  所謂法西斯美學,不是為了美化法西斯,而是一種具有鮮明政治特色的美學風格。人們總是探討它,是因為法西斯盡管遠去,但是它給人類施加的影響一直存在。


  法西斯美學是上世紀三十年代誕生於法西斯專政下某些文藝作品的美學風格的統稱。此概念源自意大利法西斯主義者墨索裡尼的一句名言,“所謂法西斯主義,首先是一種美。”

  


  戈培爾在1933年說,政治“就是現存的最高級的和最綜合的藝術。我們在制訂現代德國政策時,感到我們自己就是藝術家……藝術和藝術家的任務在於成形,定形,消除有害的東西,為健康的人創造自由”。

  納粹的電影,例如《意志的勝利》和《奧林匹亞》,至今仍被很多人認為是紀錄片的巔峰之作。


  

  《意志的勝利》是瑞芬斯塔爾1934年拍攝的一部紀錄片,記錄對象是納粹黨1934年的紐倫堡大會。瑞芬斯塔爾在這部影片中樹立了一種美學,被後來的導演如弗蘭克·卡普拉、以及我國的一些導演等一再模仿。她的鏡頭語言非常適合表現人類的強健、更適合表現宏大敘事。

  影片記述了1934年納粹黨的全國黨代會,意在宣揚德國的復興。其中有我們熟悉的納粹宣傳,為了德國的未來而無私奉獻,全民要團結在元首周圍,建立一個沒有階級差異的社會,要平等更要服從,要和平更要強大。這些宣傳都來自希特勒和其他納粹頭目的演講。裡芬斯塔爾把那些毫無美感的冗長發言剪輯掉,只留下簡短而煽情的號召。她把更多鏡頭投向會場外的隊伍,扛著鐵揪的勞工陣線成員,手捧豐收作物的農民,朝氣蓬勃的青年團,步伐整齊的沖鋒隊、黨衛軍和國防軍。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