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出國像下鄉 還不好意思跟國內人說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小時候,我對父母輩的生活頗感興趣,我總在想,他們那個沒有什麼娛樂消遣去處的相對落後年代,他們那個沒有外賣、網購、移動支付與便捷公共交通服務的年代,他們那個幹什麼事情都顯得麻煩的年代,都過著怎樣的生活?


  我記得很清楚,我每每問起這樣的問題,母親總會意味深長地說出這樣的話:你們現在可是生對了時代了,以前哪有這麼方便啊,以前買衣服得到幾公裡外的縣城,而且就那幾家能買到,跑得老遠了,吃的米啊菜啊,要走兩三公裡到糧站和菜場咧,然後再拎回家,算錢都是一毛兩毛和幾分的在那算,紙幣硬幣擱一堆在那數,哪有現在這樣都手機解決了,以前麻煩多了。

  作為“後生”的我,生長在東南沿海發展前沿,不是很能理解母親口中的“曾經的日子”,因為在我有清晰記憶和自主的生活能力起,中國就已經是互聯網信息化的時代了,我習慣了中國式的一鍵網購,習慣了中國式的高效快遞,習慣了移動支付,習慣了滿大街都是吃喝玩樂的去處、習慣了滿是人間煙火的中國城鎮······


  但到了遙遠的歐洲,在這裡住下後,這“豐滿與便捷的生活”都沒有了,擺在我眼前的,似乎是父母那一輩人曾經的生活。當時的我站在地中海的徐徐清風裡,突然好想給遠在中國的母親發去這樣一句話:媽,我正過著你曾經過過的生活,感覺就像被下鄉改造和流放邊疆了一樣,日子實屬煎熬。

  可我沒有這麼說,一是礙於面子,總得講些文人的情懷,二是怕家裡人擔心,換來父母太多的憂慮。我發去的信息是:媽,這裡一切都很好,和中國沒啥差別。

  (1)

  可是,哪裡能啥都不愁呀。當時的我剛剛成年,從小作為典型的“媽寶”,且又生長在滿世界都是便捷外賣和網購服務的中國,我甚至連米飯都不太會煮。出國前我母親問我“吃飯怎麼辦”,我的回答是“有食堂和外賣啊”。

  可見,起初的我還是太年輕了。也是來到這裡之後,我才知道在這遠方發達國家的新興數字化服務非常落後,只有米蘭、羅馬等中國人聚居的大城市才會有相對像樣的線上外賣服務(而且基本都是中國人在做),而中小型城市很少有,甚至是根本就沒有。於是,我便過起了“沒有外賣”的生活,吃飯只能去離宿舍一公裡外的食堂。


  可是,食堂沒去幾次我就不再去了。一來是這裡的公共交通實在不方便,跑了老遠吃頓飯太折騰;二來是這裡單調且隨意的洋餐滿足不了我的“中國胃”,再加之兩次在食堂吃到了雞毛和豬毛,讓我有了些許不快,因此食堂這地我就不去了。

  我最終活成了大多數來到這裡的中國人的普遍模樣: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於是,不會做飯的我,開始嘗試著自己做飯。幾年下來,我這個在中國連大米飯都不太會煮的“媽寶”,硬生生在遙遠的發達國家成長成了“中餐廚神”。

  我這個“中餐廚神”的成長過程,可是相當艱苦的。我不僅要在這相對古老的環境裡艱苦卓絕地活下去,還要機智地應對由文化差異引發的各種鬧劇。印象最深的有兩次,一次是我煮螺螄粉被白人舍友當成“可能在煮屎”給投訴了,另一次是我在廚房裡煎蛋,把廚房的煙霧報警器給觸發了。


  這些其實都是小事,隨機應變就好。在這裡成為“小廚神”,還需要一個非常重要的點:不怕煩,耐力好。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這裡采購物資相對麻煩。

  相比於中國人走到樓下就能買齊絕大多數菜品,或者在手機上一點就有人把菜送到家裡,不同的是,在這遠方的發達國家並沒有這樣周到的服務,要買食材只能親自去散落在城裡的幾處小超市,甚至是要跑到遠郊的大商場。如果有輛代步車其實還好,如果沒有代步車,住得又相對遠一些,那就折磨人了。因此,在這裡生活的人都有一個習慣:上超市一次買一堆,一堆屯幾天。

  環境如此,我也就只好選擇習慣了。我的住處不算是好的,不管往哪個超市去,都要走上好些個路。於是,在那一段時日裡,為了“吃”,我也是付出了許多。

  每次采購,我都要走上二十分鍾來到市區的小超市,然後把雞蛋、牛奶、橙子之類的食物統統堆滿購物車,每次都想多屯點,可每次又都要掂量一下食物的重量,免得拎不回家。記得有一次相中了一個大西瓜,沒忍住就買了下來,結果走到半路東西太多,灑落了一地,引來背後跟著的幾個難民,他們本想問我要超市找零回來的零錢,見我落了一地的食物便遠遠跟著,我怕他們跟到無人的巷子裡亂來,於是慌亂地拿起手機喊來了救兵。

  買菜的過程是快樂的,但拎回家的過程是痛苦的,因為回程的路不算短,且又多是上坡,因此每次都是“走兩步歇一步”,兩只手換著提,但即便如此,手上也會留下深深的勒痕,夏天倒還好,偶爾扯破點皮,要是在冬天,那購物袋的勒痕經風一吹,疼得很。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已經有 281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281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8 游客 [五.幼.百.奧] 2021-07-02 05:46
    此文目的是配合中共宣傳,忽悠牆內屁民,不值得海外華人評論。
    評論17 游客 [義.冬.唐.篆] 2021-07-01 18:04
    身在西方而繼續為獨裁唱贊歌的人在醫學上的學術名叫精神分裂症!
    評論16 游客 [土.十.佚.故] 2021-07-01 16:17
    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國度、不同的風土人情、不同的人生感受,各國各有特點各有亮點。能走出去體驗,已經是很幸運很有趣的事情了。所謂不便之處,那也是個人的感受,同一件事情,感覺會因人而異。拘泥於生活小節,將一些所謂的不便之處隨意放大(這些原本是一輛普通家庭汽車就能解決的事情),扭轉到他國落伍落後的界面去做負面結論,也並不會博得其他海外華人的認同。有網友評論得好:如果你堅持這麼認為,那建議你趁早返回母國,去享受你的那些便利和舒適,免得硬挺在這個“落伍落後”的西方國家裡活受罪。
    評論15 游客 [當.西.吳.禮] 2021-07-01 12:08
    中國的土包子,我經常聽到說要高樓大廈才是城市,侏儒一樣的腦!滾回中國去吧!
    評論14 游客 [豕.教.五.思] 2021-07-01 12:03
    評論 1 寫道:
    作者去了發達國家的鄉下,而且沒錢買車,所以抱怨。

    也是呀。發達國家走路那是鍛煉身體。作者的所有抱怨是一輛車就可以解決的。不值得看這樣的文章
    評論13 游客 [曰.昔.篡.仁] 2021-07-01 11:38
    太浪費了, 去歐洲, 卻把大部分的精力、注意力、時間和智慧都花在如何滿足自己的味蕾和胃口這件事情上了。
    評論12 游客 [衡.何.梁.論] 2021-07-01 10:36
    胡編亂造的東西,我家離costco 兩分鍾,質量普遍比中國店的食品好太多
    評論11 游客 [而.不.多.餘] 2021-07-01 10:06
    評論 8 寫道:
    就是想問,你到底為什麼要出國,呆在自己的祖國不好嗎?如果出來,就接受,應該無怨無悔!

    丟你個去,出來走走看看,沒有什麼不好的啊,還無怨無悔,自己舔去吧!
    評論10 游客 [所.此.撮.射] 2021-07-01 10:02
    評論 1 寫道:
    作者去了發達國家的鄉下,而且沒錢買車,所以抱怨。

    發達國家鄉下和城市差別不大,該有的商場都有,房子比城裡的大。寫這篇文章的人想突出的先進是外賣和手機付款。
    評論9 游客 [乃.西.尚.語] 2021-07-01 09:09
    評論 8 寫道:
    就是想問,你到底為什麼要出國,呆在自己的祖國不好嗎?如果出來,就接受,應該無怨無悔!

    接受不等於不說,不是民主麼?噴不是正態麼?這不是大家猛勁批評自己母國的原因麼?為啥不能抱怨?
    上一頁12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62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4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