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驚呆美媒 中國科學家將光束封印再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 中國科學家「留光」1小時創世界紀錄 拓量子通訊實驗曝光

  中國科學界在量子技術的研究上,再取得突破。新華社報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光燦及其研究團隊,成功將光束「封印(儲存)」在特殊晶體內,為時長達1小時,之後再將其「釋放」和讀取,這創出世界紀錄,並對開拓量子通訊技術有重要的意義。


  科學家把「光」儲存的上一個紀錄,由德國團隊創出,他們曾把光束封存1分鍾;而郭光燦的團隊現在不僅破了世界紀錄,還翻了60倍。

  據解說,儲存光束的主要目標是要實現光的量子「USB手指」,不必再建立量子中繼,可以脫離光纖網路,進一步發展量子通訊。

  而要實現把「光」留住和儲存,必須經過三個關:

  第一步:把光減慢,例如哈佛大學在1997年就曾經利用一種接近絕對零度的超流性氣態原子雲,將光的速度降低到17米/秒。


  第二步:把光儲存,正如前説,德國團隊曾采用了一種方法,把光存儲在一種名叫摻鐠硅酸釔晶體的物質中,讓它保存了1分鍾。而這紀錄現在已被中國打破。

  第三步:就是讀取光信號,即把儲存的光釋放出現,並盡量減少「失真走樣」。

  


  

  至於中國科技大學的郭光燦團隊如何創出「留光」1小時的紀錄?團隊成員之一的教授李傳峰指出,確切而言上述實驗是將長600米的光脈沖停下來,儲存到一個5毫米厚的晶體中,一個小時後再取出。

  副教授周宗權解釋,光的速度是每秒30萬公裡,想要令光速變慢,就需要人工調控折射率。今次的實驗成功光的傳輸速度下調幾十萬倍,由於光速變慢,600米長的光脈沖等效的空間長度也被壓窄,故可以放進晶體內。

  「留光」有三個步驟 沒違相對論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已經有 2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2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菽.火.群.傳] 2021-06-25 00:25
    封印用的好,大鍋人的腦子基本被封印在秦朝。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8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33 秒